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刘绍荟现代重彩艺术》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古道新章·山水
作者:陈立红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桂林市  艺术  现代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首发式  画展  山水 
描述:协副主席李世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继荣,广西师大
篆刻知识与技法(一)
作者:方旭  来源:美术向导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玺印  《文献通考》  春秋时期  襄公二十九年  印章  技术条件  实用艺术  《周礼  篆刻艺术  秦以前 
描述:篆刻知识与技法(一)方旭篆刻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由于印文主要用篆书,工艺流程又是先写后刻,故称“篆刻”。其成品的功用在于“盖印”,故又称“玺印”或“印章”。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为“篆刻
“阳光灿烂”应是红速胜
作者:郭钰冠  来源:象棋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棋  技法  阳光灿烂  《排局创作》 
描述:收阅、研拆贵刊2010年第1期《排局创作》栏的“阳光灿烂”局发现有速胜法。特此呈述,供棋友审鉴,恳请指教为感,招法如下:
小谈文章语言的两种修饰技法
作者:唐跃宁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俗语  朱熹  文字  知识分子  修辞效果  词语  邓小平  重要作用  王安石 
描述:什么是“修饰”,宋代朱熹解释曰:“修饰,谓增损之”。亦即缺少的,则加以增添,多余的,则加以剪除,使文章更加漂亮,即为“修饰”。俗语说得好:“人是桩桩,全靠梳妆”。一个人若按自身的情况作一定的“增损”,修饰一下,定然会比原来更完美,更漂亮。本文所介绍的“修饰”,主要是指对文章语言的修饰。
《奼紫嫣红》编舞技法与舞作结构分析
作者:廖抱一  来源:运动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审美意象  象徵法  虚实相生 
描述:学思惟,且应和中国历史时空观之舞蹈内涵。
《小学语文同步写字》(连载·2)
作者:张守镇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同步  上册  王安石  二年级  技法  李白  讲座  三年级  四年级 
描述:《小学语文同步写字》(连载·2)
元代隐逸画家王蒙《青卞隐居图》研究
作者:贾峰 屈健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蒙  元代  创作背景  作品  黄鹤  明代  空间分割  皴法  评价  技法 
描述:图冠以"第一"的评价中.不难看出《青卞隐居图》在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一、创作背景《青卞隐居图》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那时,王蒙已是第二次隐居黄鹤山中.他一生都在隐逸与出仕之间做着思想斗争。在黄鹤山中隐居二十余年后,他又出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
大学校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作者:胡金波  来源: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成人  艺术 
描述: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