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1)
报纸(118)
图书(13)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5)
地方文献 (115)
非遗保护 (13)
才乡教育 (7)
红色文化 (4)
地方风物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77)
2012(46)
2011(47)
2010(49)
2009(28)
2008(34)
2006(17)
1988(13)
1984(7)
1980(5)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6)
戏剧之家(上半月)(3)
社会科学辑刊(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上海艺术家(1)
中外食品工业(1)
上海教育(1)
现代特殊教育(1)
理论导报(1)
价格月刊(1)
楹联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艺术——读《楹联丛话》有感
作者:邸玉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生命力  艺术  对联  纪晓岚  民俗文化  故事  特性  桃符  王安石 
描述:逊题桃符于寝门,嫌其词不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故王安石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在桃符上题对子,则是孟昶开先例。楹联传承至明清,最为兴盛,明太祖朱元璋曾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行出观,以彰其风气。《楹联丛话》共十二卷,又“续话”四卷,叙楹联故事,记庙祀、胜迹联墨,传联家格言佳话,洋洋十八万言。既有脚踏实地的记录,亦有耳耳相传的收集,且专家术语,偶加品评,一步到位。乃是时下联家十分推崇的楹联专著。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体,除了与其他文体有着共同之处外,还有着智力游戏和文字游戏的特性,文人墨客不可不读,门外之人茶余饭后一阅,亦颇为有趣。如果有雅兴,不妨研墨一试,可调身心,可增智慧,生活可陡生乐趣和色彩。《楹联丛话》的楹联故事颇为可读。如下几则:一日,一位联家采风乡间,饥渴难耐,见路...
作文最终应是一门艺术——对“文集”式作文的一点体会
作者:赵恒仁 朱琳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文集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  艺术  自主写作  自由表达  自主拟题  教学实践  教学方式 
描述:本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集”式作文的思路。
作文最终应是一门艺术——“文集”式作文法的一点体会
作者:赵恒仁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文法  文集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  艺术  自主写作  自主拟题  自由表达 
描述:有的作 文教学方式根本不可能达到 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 集”式作文法的想法。
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何慧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创造非我莫属的艺术形式——谈吴照斌小说的艺术特色
奇妙的戏笔,艺术的卓识——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赏析
作者:谢桃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诗  王安石  艺术  清代学者  古人  七言  杜甫  文字游戏  古典诗歌 
描述:议论杂以嘲讽,放笔纵意,这是苏诗特点之一,它最能体现苏轼的文学天才与机敏智慧。自南宋以来,苏诗此点备受攻击,但后世诗人却始终望尘莫及。《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是七言组诗,共5首,它历来不为选家们所留意。清代学者纪昀批评它说:"语杂嘲弄,颇有率句,不为杰作。"固然此组诗非苏诗杰作,却不愧为奇妙
《刘绍荟现代重彩艺术》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古道新章·山水
作者:陈立红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桂林市  艺术  现代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首发式  画展  山水 
描述:协副主席李世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继荣,广西师大
陆九渊生命哲学研究
作者:陶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有  创造  生命  时空 
描述:哲学思想称为生命哲学。它不是穷究宇宙的本体,因为有时空的限制,我们谁也无法回到宇宙的尽头去确证宇宙的本源;它也不是论证知识的绝对真理,因为我们无法突破时空的障碍(死亡)去认识知识是什么;它是展向人自身存有的无穷的创造力,去思度存有的意义,以指导人的抉择,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在有限的时空存有中的精神境界,获得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儒家生命哲学产生的背景,界定了生命哲学的定义;第二章重点分析论述了陆九渊的生命哲学思想;三、四章则分别论述了陆九渊及家族在生命哲学下的生活践履。
学习应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作者:章庆林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教  创造  接受  过程 
描述:数学教学应该极力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再创造活动,提倡学生质疑,让学生自信地想和说,为学生营造自由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紫钗记》和《荆钗记》
作者:黄文锡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和《荆钗记》  《紫钗记》和《荆钗记》  相类  相类  借鉴  借鉴  创造  创造 
描述:”的信条方面,有着广泛的相类之处.但汤显祖并未以借鉴代替创造,而是在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借鉴.
解读徐渭、凡高与石鲁——论精神失常对画家创作之影响
作者:何循真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疯癫  精神失常  画家  艺术 
描述: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正常状态下 ,画家的感情与品质 ,仍能通过其作品透其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