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写生教学刍议
-
作者:李顺亮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写生教学 观察方式 相似性 陆九渊 巴尔蒂斯 作品 宋明理学 色彩的基本规律 人的视觉 马蒂斯
-
描述:构成,能给人的视觉以和谐感,色彩感,美感。否则就会给视觉以“噪音”或无色彩。
-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
作者:陈志宪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色彩 牡丹亭 故事
-
描述:明清以来,许多文人学者,对“牡丹亭”变幻离奇的故事,作了不少的考订和论辩,
-
色彩本应是水墨画的题中之义
-
作者:周韶华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水墨画 中国画颜料 文人画家 艺术风格 色彩革命 艺术成就 色彩语言 后印象派 艺术情调 基本要素
-
描述:衰萎,文人画家崇尚佛学、出世思想抬头。以王维为代表,他提出“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等于是一个反色彩檄文。自此以后,文人画家整体性的放弃对色彩的追求,以逃遁现实,不食人间烟火为时尚。
-
论汤显祖思想中的民主色彩
-
作者:冯光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反封建性 人民性 平等 真情
-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更是当时一位进步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和为官从政的实践活动都反映出了敢于反对封建专权,提倡宪政,平等和真情思想,含有民主意识的色彩,与同时代的欧洲文艺复兴思潮有共通
-
浅析王安石禅诗中的色彩运用
-
作者:金凤玉 来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禅诗 禅诗 直接色彩描写 直接色彩描写 间接色彩描写 间接色彩描写
-
描述:色彩在文学作品中能反映作者的思维,传达作品的意境.色彩的运用不单单是为了表现景物的逼真,更重要的是为了创设意境,从而引领读者深入到作品的意菹情致中去.王安石的诗歌里包含了许多形式多样、出神人化的色彩
-
论包恢的三种"自然"说
-
作者:陈良运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恢 心学 美学 自然 主体 客体 文体
-
描述: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
杜丽娘形象的悲情色彩解析
-
作者:王小丽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形象 悲剧 原因 意义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传奇作品《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本文将通过人物形象对比,剧情分析得出杜丽娘人物的悲剧形象然后解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出杜丽娘形象的艺术魅力。
-
《闹道场》的哲学色彩及其历史延续
-
作者:林明华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封建统治 统治思想 哲学 《牡丹亭》 白娘子 爱情故事 中国文学研究 李香君 中国古代戏剧
-
描述:浓厚的哲学色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拟考察《西厢记》中《闹道场》一折的哲学色彩以及这种哲学色彩在明清五大名
-
环境色彩应是城市规划的艺术表达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建设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环境色彩应是城市规划的艺术表达
-
色彩与动感——古诗写景艺术杂谈
-
作者:魏为秋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景艺术 古诗 造境艺术 诗歌教学 王安石 美学特征 词的使动用法 完美结合 《望天门山》 初中语文课本
-
描述:色彩与动感——古诗写景艺术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