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7)
报纸(43)
学位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8)
地方风物 (21)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22)
2013(7)
2012(11)
2011(17)
2010(2)
2009(11)
2008(11)
2004(2)
1996(5)
1988(4)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13)
抚州日报(3)
文史知识(3)
聪明泉(1)
华兴时报(1)
新读写(1)
戏曲研究(1)
优品(1)
美术研究(1)
抚州师专学报(1)
沈括--法家、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作者:郭永芳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科学技术发展  自然科学  批林批孔运动  我国古代  王安石  法家  梦溪笔谈  农民起义  劳动人民 
描述:在我国历史上,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研究我国儒法斗争的历史时,评价儒法斗争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是我们的一个重
法家、自然科学家沈括
作者:柯济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沈括  农田水利  梦溪笔谈  资治通鉴  我国古代  法家  疏浚工程  两浙  淤田 
描述:。熙宁三年终丧回京,积极参加了变法运动。第二年迁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成为制订新法的参谋。此后五、六年间,他不但是新法的参与设计者,还是积极的执行者,一直到管理全国财政的职务。变法失败后,御史蔡确曾攻击沈括说:“朝廷新政规画,巨细括莫不预,其于役法,讲之固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变法期间他直接主管的工作,重要的有: (一) 熙宁五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有力地驳斥了旧党对水利法和淤田成就的攻击。五年后,沿汴淤田九千余顷,开封府界淤田八千七百余顷。他的测量成果,对后来清汴工程的设计和兴筑也起了重要作用。 (二) 察访两浙农田水利。两浙豪族地主以“兴役扰民”为借口,宣布停修两浙水利。
论汤显祖的自然人格
作者:孙爱玲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有情人  真情人  至情人 
描述:本文从文学家汤显祖“有情人”人格内涵“真情”、“至情”的研究中,剖析其自然人格,作为求真的表现,“有情人”是文学家对人自然属性的认定与张扬,是对传统人格片面发展的纠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使人成为人
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作者:乐爱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自然·生命·人生
作者:谢静  来源:中国校园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之源  人生  自然界  白浪  倦怠  谏逐客书  王安石  新陈代谢  遇到困难  太阳 
描述:如果你曾见过海,见过海的万丈狂澜,白浪滔天,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不息,永不倦怠;如果你曾看过山,看过山的峰壑争秀巍巍雄
谷峰上的女挑夫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图实习生李嘉勋鲁智启晚报记者赵静波 谷峰,是市民经常涉足的风景区,在游人们闲庭漫步的步履中,总能看到几双沉重而坚韧的步伐。他们是人数越来越少的挑夫,终日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肩挑着生活
谷峰成为市民出游的好去处
作者:李劼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连日来,距市区30余里、海拔300余米的谷峰成为市民出游的好去处。谷峰山路两旁建有驻云亭、棋盘石、古牛石等十景,成为市民春节期间出游的首选景点,市民在休闲赏景之余还可爬山健体强身。 本报记者
从德沃夏克到埃顿公爵
作者:[美]莫里斯·佩瑞斯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美国 
描述:从德沃夏克到埃顿公爵
“少年王安石”登顶谷峰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谷峰风景区新近又添了景点,屹立在谷峰山巅高2.6米的花岗岩少年王安石雕像吸引了许多游客。图为昨日下午,东华理工大学的两名女大学生在观看王安石雕像。 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摄
谿词说(四则)
作者:缪钺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介存斋论词杂著》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中国古典诗词  流变  七言绝句  刊行者  叶嘉莹  小山词  四川 
描述:例亦别创一格,每树一义,先以七言绝句撮述要旨,然后附以详细之说明,冀能略具论词绝句、词话、词史诸种体裁之性质而汇集为一。《四川大学学报》征稿于余,因选四则以应之,先就正于同好,再俟异日改订焉。一九八二年六月,缪铖自记于四川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