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应麟诗学研究
作者:王明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诗薮  本色  格调  神韵 
描述:,该体系以辨体思想为核心,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得以体现。 第二章讨论辨体思想,这是应麟诗学的核心和基础,他讲求以“本色”辨体,提出了古体与近体两种诗歌审美标准,并具体运用于各种体裁之间的辨析。 第三章
应麟论郑樵
作者:王嘉川 冯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麟论郑樵
寂寞晏小山
作者:宛凌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中考作文  诗歌  西风  女子  书写规范  高级中学  比喻  语气 
描述:那么憔悴孑然,或者更可心疼
王安石《诗》说抬遗
作者:邹然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  诗序  政治改革思想  新义  诗歌  经义  荆公新学  社会变革  解说 
描述: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天下号曰‘新义’。此项工作是在诸多学者共同努力下完成的,王安石既是撰写者又是负责人,
关于读诗的断想
作者:李光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牡丹亭》  诗歌  生活经验  运动员  诗的形象  诗的语言  杜丽娘  文化素养  诗的意境 
描述: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字的滋味.
试论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笺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李壁  王安石 
描述:南宋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注》是宋代重要的一部诗歌笺注本。李壁在《文选》式的传统笺释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前代的注释之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以史证诗,借注王诗以显史;探求诗歌旨意;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的多元性与认同性
作者:路良基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梅花  中国古典诗词  王安石  陆游  写作对象  意象美  审美趣味  抒情主人公  咏月诗 
描述:留下无数诗篇,都有一个
应麟的文学生涯及诗歌创作
作者:李庆立 崔建利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文学生涯  诗歌创作 
描述:寻求古韵古调的乐府诗有时也颇具真情实感。
应麟的“史有别才”观
作者:王嘉川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史有别才  史学思想  明代 
描述:示了史才的内在要求。应麟之所以提出"史有别才"这一范畴,无疑是对其史家难得、须"三长二善"五者兼之这一表述的进一步衍申,同时也是对刘知几"史学三长"中史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其中心就是推崇
布峰会把握中美关系机遇期
作者:许若松  来源:瞭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外交关系  布什  胡锦涛 
描述:庸讳言,这“一点点”不仅仅是普通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点点”,而且是9亿农村人口增收减负疾行如风的“一点点”,更是关乎“三农”问题破解深沉凝重的“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