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
报纸(5)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
地方文献 (6)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09(6)
2008(2)
2007(5)
2004(1)
2000(1)
1994(2)
1989(1)
1986(1)
1985(1)
按来源分组
荣宝斋(3)
中国书画(1)
中国社会科学(1)
东方艺术(1)
中国园林杂志(1)
语文知识(1)
中国艺术(1)
中学生文史(1)
广西美术出版社(1)
时尚北京(1)
张充和与《曲人鸿爪》
作者:孙康宜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画册  逸群  古文字学  牡丹亭  书法  寄生草  红楼梦  名流  绘画 
描述:,由张允和先生口述、孙康宜撰写的同名书籍刊载了该画册全部字画,记述了诸位名流绘画题词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见曲坛风云名流神采。我们特选编唐兰、王民、吴逸群、汪东、韦均一部分,以飨读者。
沈皋京昆戏曲人物油画展
作者:暂无 来源:流行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戏曲人物画  人物油画  牡丹亭  绘画  作品  建国后  动态艺术  剧中人物  创作过程 
描述:即逝的动态艺术固定为色彩精湛的静态绘画
唐伯虎题诗治尿闭
作者:潘春华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伯虎  中医药  牡丹亭  小儿  三笑  书法  绘画  传说  偏方  风流 
描述: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牡丹亭"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风流才子"的一面,如传说他不仅才华横溢,擅长书法与绘画,而且还熟谙偏方,通晓中医药
张大千书画艺术刍论
作者:秦化江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书画艺术  四川内江  印染工艺  魏碑  别号  绘画  国画  江西 
描述:别号农髯,湖南衡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善写篆、隶、魏碑各体。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又字梅庵,别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清光绪二十年进士,曾任
张大千《蕉荫仕女图》鉴识
作者:王长启  来源:收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齐白石  学习  诗文  画室  染织  绘画 
描述:齐"之誉。
惠崇小景及其文人画观念
作者:任军伟  来源:美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画观  文人士大夫  苏东坡  绘画  北宋  故宫博物院  作品  墨竹  宣和  王安石 
描述:小景作为古代绘画的画科之一,因为画家人数和绘画数量都比较少的缘故,被附入《宣和画谱》十门之末的墨竹门之后。虽然是附录性质,却表明了这一画科在北宋的地位。推究小景的来历,在宋人的心目当中,与惠崇小景
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下的美术教育探究
作者:梁田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翰林图画院  画学  王安石  考试制度  教育模式  制度影响  北宋初期  选拔制度  绘画 
描述:虽然在北宋前期,画院出现的同时,正式的画院教育机构并未形成。但是,类教育模式在画院的制度影响下,还是暗暗地存在和发展着的。画院的录用选拔制度、递迁制度都对画院的美术教育甚至是民间的美术教育产生深深的影响。
巾帼儒气凝丹青:记吉林女书画家、诗人王英芹
作者:文静  来源:百姓生活(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国画创作  吉林省  家庭影响  丹青  吉林市  诗歌  绘画  油画  设计方面 
描述: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的书法家,哥哥王正健为画家,受家庭影响,她自幼便学习绘画,不仅在国画、油画、隶书及行书上有独到之处,在诗歌、散文、小说乃至服装设计方面也都颇有造诣。辛酸苦辣意在先,干湿浓淡笔
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上):论清代程邃篆刻的荒寂之境
作者:方建勋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  印章  绘画  艺术家  山水画  书法  安徽省博物馆  周亮工  上海博物馆  隶书 
描述:程邃(一六○七—一六九二),字穆倩,号垢区,别号垢道人、垢区、黄海钓者、野全道者、静者等。程邃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的艺术家,"新安程
髡残:人、和尚与画家
作者:理查德·派克 李倍雷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恩寺  绘画  周亮工  禅学  艺术作品  南京城  董其昌  龚贤  题词  六法 
描述:教僧人,作为画家,以及作为知己朋友中的一份子。髡残也承认自己难以捉摸,但是对于他为数不多的朋友来说,他是他们灵感的丰富源泉,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这篇文章将讨论髡残在1660年前后的生平大事,就在这一年他开始在画上注明日期。事实证明对作为僧人身份的髡残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种新的说法被提出来了,以便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