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司马光的个性心理与熙丰变法
-
作者:陈志刚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熙丰变法 个性心理特征 反对派 变法派 政见不同 青苗法 吕惠卿 定势心理
-
描述:王安石、司马光的个性心理与熙丰变法
-
选定“绿”字时王安石得意吗?
-
作者:王悟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瓜洲》 名满天下 《宋诗选注》 中学语文 《素问》 教学参考书 创作思维 《难经》 博学的人
-
描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名满天下。“绿”字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的典范。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绿”字是改了十几次才选定的。但选定“绿”字时,王安石自己得意吗?
-
王安石罢相 档案息风波
-
作者:骆军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吕惠卿 档案馆 罢相 息风 陆佃 范祖禹 黄庭坚 《神宗实录》 提出辞呈
-
描述:王安石罢相档案息风波冶金部档案馆骆军北未元二年五月的一天,礼部侍郎陆佃在与以黄庭坚、范祖禹为首的一派唇枪舌战之后,又是不欢而散。陆佃回到家中,坐于书案前细思,改革旧的积习是何等的艰难,想荆国公王安石
-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略论元代虞集的政治生涯
-
作者:郑忠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奎章阁 政治生涯 道园学古录 知识分子 仕宦生涯 国子监 燕铁木儿 经世大典 知止
-
描述:“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略论元代虞集的政治生涯郑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每个人都在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他们思想着,行动着,也许他们还不曾意识到他们自己思想
-
王安石所游褒裨山地址实考
-
作者:路焕云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茅山道 慧空禅院 句容县 陶弘景 江苏省 至和元年 语文教学 碑洞
-
描述:王安石所游褒裨山地址实考
-
《学问不可穿凿》指瑕——兼谈王安石的治学
-
作者:严正敖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级中学 指瑕 语文课本 杂文 王安石 文字 文言 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治学态度
-
描述: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
陈意翻新 语警气锐——王安石《桃源行》赏析
-
作者:董昌运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桃源 源行 《桃花源诗并记》 议论入诗 陈意 表现手法 社会性质 陶渊明 古朴自然
-
描述: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诗并记》后,历代文人墨客咏桃源佳作迭出不穷,王维、韩愈、王安石被前贤称为“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他们的诗虽都取材于陶诗并记,但都各有特色,可彼此争胜
-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
-
作者:陈朗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折子戏 《牡丹亭》 《长生殿》 穷途落魄 东坡剧院 剧目 人物性格 乾隆时期 流行歌曲
-
描述: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陈朗本文图片摄影:俞成夫今年夏热,各地皆然,而杭州为甚。客居"天堂".日炙霞蒸.况味可知。8同中旬.雪雯忽来相告:杭州将举行"金秋曲会",有几个专场,内9月12日晚为张世铮昆曲老生
-
浅析书法艺术欣赏中的“以人论书”
-
作者:庄桂森 来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欣赏 书法欣赏 颜真卿 书法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 艺术水平 书法家 人论 书法作品 李瑞清
-
描述:浅析书法艺术欣赏中的“以人论书”
-
杭州灵隐书藏述要
-
作者:陈东辉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灵隐寺 杭州 述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 石窟艺术 《周礼》 文化名城 藏书管理 紫阳书院
-
描述:了诗情画意、禅味古韵。在灵隐悠久的历史上有一段被人们忽略的史实,这就是清代“三朝元老”、杰出学者阮元设立灵隐书藏的始末。 嘉庆十四年(1809),阮元第二次任浙江巡抚时,鉴于“好学之士,半属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