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61)
期刊文章(1941)
图书(80)
学位论文(44)
会议论文(2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83)
地方文献 (333)
地方风物 (45)
红色文化 (30)
宗教集要 (29)
才乡教育 (19)
非遗保护 (12)
按年份分组
2014(428)
2013(173)
2012(263)
2011(317)
2010(835)
2005(66)
1991(33)
1990(35)
1987(38)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75)
广州日报(12)
南方日报(11)
解放军报(9)
广西党史研究通讯(7)
时代文学(3)
图书与情报(2)
广州党史研究(1)
黔东南日报(1)
惠州党史(1)
苏、诗比较论
作者:韩经太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苏轼  李商隐  杜诗  杜甫  王安石  李白  韩愈  比较研究  诗心 
描述:从其成就足以代表宋诗的角度讲,苏轼,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而从其风格足以体现宋调的角度讲,黄庭坚,同样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唯其如此,苏、诗的比较研究,显然就具有超越单纯之作家研究而体味一代
试论《娇红》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龙绪江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  现实主义成就  近代性爱  文学史  怨情  理想爱情  悲剧结局  《牡丹亭》  爱情悲剧  矛盾冲突 
描述:实主义的爱情悲剧。陈洪绶在评点《娇红》中指出:“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
是“要有志”,还是“尽吾志”——《游褒禅山》主题质疑
作者:杨廷珺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主题  锐意改革  预习提示  古文观止  思考  全文  教参  作者 
描述:不同的看法,窃以为《游褒禅山》虽然写有“学者”字样,但表达的其实是王安石在其后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锐意改革的决心。与其说全文着重强调的是“要有志”的观点,倒不如说全文处处体现了
论《娇红》情志一体的爱情观:[汤显祖]
作者:张靖兴  来源:平原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  文学作品研究  爱情观  情志一体  戏剧文学评论 
描述:论《娇红》情志一体的爱情观:[汤显祖]
鸦片战争时期的爵滋
作者:蔡泽军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爵滋  鸦片战争时期  中国近代史  弛禁论  林则徐  鸦片问题  禁烟运动  鸦片贸易    道光帝 
描述: 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他1823年考中进士,曾一度任职谏台,关心民间疾苦,为官清廉,做过庶吉士、编修、给事中。1835年,他以“遇事敢言”,为道光皇帝赏识,特
永年教授谈撰写学术论文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永年说: 要在读书时发现了问题再写文章,写文章时把问题彻底弄清楚或曰彻底解决.所谓问题,无非是两种:一是前人或今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但确属重要应该研究解决,这通常叫做"填补空白";再
走向辉煌——全国教育系统劳模、抚州一中校长蒋敦杰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中校  教育系统  劳模  学校领导  班子成员  校庆  校长  学雷锋  办学目标 
描述:领导班子。蒋敦杰给自己和班子成员定了个要求:工作不落后,生活不超前。这十个字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学校一栋宿舍建了三年,分不下去。僧多粥少啊,怎么办?蒋敦杰定了一条:班子成员不调房,分房方案公开,
科技兴厂的带头人——广东省兴宁电器厂厂长刘绍聪
作者:曾子坤 张宏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兴厂  带头人  静止励磁装置  电动机节电  广东省  微电脑变频调速器  广东兴宁  螺旋熔断器  检测设备  自动准同期装置 
描述:1型电动机多功能节电器获省优质产品奖和省科技进步奖;1990年DBT微电脑变频调速器被广东省经委列为重点推广的节能产品;1991年的TKL系列同步发电机晶闸管静止励磁装置
吴炳让先生伉俪及宝霞女士回乡省亲
作者:暂无 来源:古井侨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吴炳让先生伉俪及宝霞女士回乡省亲
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载禄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士生指导教师  教授  井下数据  学院无线电  声波测井仪器  超声电视  俄亥俄大学  程控交换技术  湖南宁乡  遥控遥测 
描述: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收28名,其中19名已获硕士学位;1988年被聘为博士生副导师,先后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其中2名已获博士学位.曾任本校通信教研室主任(1975~1985年),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系主任(1985~199O年),现任本校声波测井系统研究室主任和程控交换技术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