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作者:赵伯雄 来源:文献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文献 逸周书 数词 孔子 周礼 洪范 分类概括 组合 战国秦汉 名词
-
描述: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
"记帐规则"一词的含义应是什么
-
作者:王广明 来源:财经理论与实践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帐规则 记帐方法 借贷记帐法 会计原理 含义 基础知识 帐户对应关系 帐簿 名词 登记
-
描述:多年来,在会计原理、会计基础知识一类教材、书籍或是有关的文章中,普遍地对"记帐规则"这一名词,赋予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各种记帐方法的"记帐规则".如增减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是:"同类帐户有增又有减
-
应是“have+a+n”结构
-
作者:曹南洋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语 结构 名词 动词 英汉语 中常会 句子 谷城 概括 辅导
-
描述:处看一
-
操场
-
作者:暂无 来源:散文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操场 王安石 形容词 动词 毛面 名词 乌云 徐州 名景 春风
-
描述:寄语笔端从2004年结识《散文诗》到如今近五载了,只是一次邂逅,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再也放不下她。《散文诗》中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仿佛久违的老友,相对之时,身边总氤氲着一种温馨与浪漫的气息,深深地牵
-
正里正乡正正朔
-
作者:许国申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朔 左传 旧唐书 后汉书 名词 周礼 诸侯 世说新语 端正 大戴礼记
-
描述:以内的官员;酒正——酒官之长。再如: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书·说命下》)里正——战国时秦国居民区一里之长。北宋时期,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乡正——古官名,乡大夫。隋、唐以五百户为乡,置乡正一人,亦称乡长。如: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左传·襄公九年》)赋洒其币,乡正保贷。(《逸周书·大匡》)使四乡正敬享。保而后贷,防奸欺也。(《春秋传》)
-
“庐冢”≠“庐墓”
-
作者:李建明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判断句 褒禅山 三十年 坟墓 名词 教材 父母 理解 子贡
-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高语一册)有一个判断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教材给"庐冢"作注曰: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
-
“臣妾”本非“妾”
-
作者:暂无 来源:同学少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臣妾 文学作品 历史题材 战国策 嫔妃 名词 周礼 书传 离散 皇帝
-
描述:近年来,在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皇帝的嫔妃与皇上说话时,自称为"臣妾"。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臣妾,作为名词,古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
-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元丰类稿
-
作者: 宋 曾巩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四库全书
-
描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元丰类稿
-
《周礼》乐器类名物词研究
-
作者:景倜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乐器类名物词 词源义 命名特点 语义场
-
描述:名词尽收眼底。论文全面整理了《周礼》中乐器类名物词的词条,共90个,并探讨了其中16个乐器类名物词的词源义,希望以此能对一些乐器类名物词的得名之由做出合理的解释。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前言部分说明了
-
《中原文献钩沉》(经部礼类)
-
作者:张君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原文献钩沉》 杜子春 历史文献学 《周礼注》
-
描述:《经义考》卷一百二十一始予着录。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礼杜氏注》二卷,计一百八十九条。其《序》云:“观其於故书之字,正音通读,实此书之首功矣。康成注述其说而多所去取於其间。”《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今以郑注校读杜注,如《小宰》‘宫刑’及‘王宫’,凡‘宫’,郑并‘如字’,杜云:‘宫,皆当为官.’与上‘建邦’二字,及下‘官府六叙’、‘官府六属’诸文相贯。《太祝》‘振动’,郑云‘战栗变动之拜’,而杜读‘振’为振铎之振,‘动’为哀恸之恸,盖谓即《士虞礼》之拜。此胜於郑者也。《太卜》‘连山’,郑云‘似山出内气’,杜乃谓‘连山,宓戏’,则八卦画于宓戏,六十四卦重于神农,杜说为无据。《磬师》‘缦乐’,郑云:‘读为缦锦之缦,谓杂声之和乐者。’杜乃读为怠慢之慢,则慢声为大司乐所禁,磬师安容有此?此杜不如郑也。其他以《内宰》‘二事’为‘丝’、‘枲’之事,以《遂人》‘兴缈’之锄为助,极合经旨,郑无异说。”今次辑佚,以孙诣让《周礼正义》为底本,马氏辑本为参校本。考马本,《乡师》“共茅葙”、“巡其前后之屯”二条误入《小司徒》,今正。《大宗伯》“吉礼”杜注当於“书亦多为吉礼”止,“吉礼之别十有二”七字,当是郑玄语,《占人》注当於“龟也”止,“玄谓”以下当是郑玄语,《锺师》“凡乐事”注当於“《三夏》矣”止,“吕叔玉云”以下当是衍文,马氏阑入,今删。又漏辑《醢人》“豚拍”、《盐人》“苦盐”、《闾胥》“既比”、《稻人》“荡水”、《内史》“以方”、《圉师》“椹质”六条,《小宰》“七事”、《小宗伯》“卜葬兆”、《眡了》、《弓人》有漏辑之处,今补。又《轴人》“弧”字注,辑《释文》“杜音乌”,《腊人》“胖”字注,辑《集韵》“补绾切,杜子春读”等杜氏音。然汉人不作音,乃後儒依义作之。故今删。今从郑玄《注》中辑录一百九十五条,较马氏多辑六条,勒为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