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晏几道、吴文英、姜夔的情词三部曲
-
作者:周建梅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词 晏几道 吴文英 姜夔
-
描述:晏几道打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艳情词的抒情旧套,在大量词作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倾吐对女性的真挚情意,其情词呈现为三个分主题:深情缱绻,获取高峰体验;无奈分离,吞咽“情殇”苦水;痴心无悔,执着于真情挚爱
-
“真”的“俗人”晏几道——浅探小山及词与庄子思想
-
作者:范丽华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庄子 真人 悖离 世俗
-
描述:晏几道为宋初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以其不合于世俗的生活理念及“真”的写作风格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究其思想根源,庄子思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他又在某些方面悖离了庄子的思想,以其地道的“俗”的方式
-
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
作者:李保国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感伤色彩 归来 天气 伤春 惜时 简析 风流 景物
-
描述:伤春惜时背后的深沉思念——简析晏殊《浣溪沙》的感伤色彩
-
美丽而不哀愁-试论晏、欧、苏词中的理性思致
-
作者:暂无 来源:国文学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苏轼 空闺图像 理趣
-
描述:美丽而不哀愁-试论晏、欧、苏词中的理性思致
-
幽愁消魂 迢遥无寄——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作者:王晶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景物描写 意象 晏几道 抒情主人公 拟人化 注意力 西风 典型性 黑龙江省
-
描述:幽愁消魂 迢遥无寄——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李绂交游简论
-
作者:陈小辉 许敏妮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游十洲 陈彦瑜 李光地 方苞 全祖望 交游
-
描述:清代的理学家、方志学家李绂交游颇广,爱才如命,其交游情况直接反映了他的政治学术生平。然而,后人仅从他作为阳明学派传承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很少有专门的论述。文章从文学角度入手,通过对李绂交游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概括而又全面地了解其生平。
-
咏《牡丹亭》诗歌简论
-
作者:赵山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问世之后,产生了大量吟咏《牡丹亭》的诗歌,有诗有词,形式多样。这些诗歌或发表观感,或评论演出,成为《牡丹亭》演出史、批评史、接受史的生动记录,具有多方面价值,值得全面发掘
-
简论如皋印学流派
-
作者:王树堂 来源:江海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流派 印学 产生和发展 地方文化 篆刻史 南通 周亮工 青田石 如皋印学流派
-
描述:皋印派”。“如皋印派”活跃在当时扬州和通、如、海、泰地区(当时南通、如皋、海安地属扬州管辖),并影响波及上海、浙江,在明清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南通地方文化写下辉煌艺迹。
-
《小山词》与《饮水词》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纳兰性德 《饮水词》
-
描述: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
-
论晏欧体
-
作者:木斋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欧体 晏殊 欧阳修 以诗为词
-
描述:感表达,构成了晏欧词体士大夫化的具体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