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戏曲的言情观──兼论明清戏曲发展
作者:许艳文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  言情观 
描述:以明清戏曲发展为背景,论述了汤显祖戏曲“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言情观,以反对吴江派以音律为戏曲的审美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汤显祖“情”战胜“理”的审美理想。
汤显祖金陵圆初梦
作者:乐华云  来源:紫金岁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紫钗记》  卢太尉  张居正  南京  《牡丹亭》  太常寺  国子监  金陵  《霍小玉传》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虽然是临川人,但是南京可算他的第二故乡。他曾三次游学南京国子监,在金陵为官八年。他一生撰写了著名的“玉茗堂四梦”,又称
以情抗理 以情役律--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
作者:黄南珊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本论  超越论  情理观  情形观 
描述:特贡献。
生命激情的绚丽虹彩: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作者:朱鸿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封建礼教  生命激情  杜丽娘  程朱理学  柳梦梅  理想世界  泰州学派  封建社会 
描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伤心岂独是小青。”这是婚姻不幸的冯小青引杜丽娘为情痴同道,在弥留之际写下的生命绝唱。①伤心岂独是小青。十七岁的娄江女子俞二娘,因《牡丹亭》而伤感身世,愤惋而终②;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唱《牡丹亭·寻梦》,...
评蒋星煜《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
作者:徐振贵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文献学研究  李卓吾  “西学”  徐士范本  汤显祖  明刊本  徐奋鹏  王骥德  北西厢 
描述:先生。在1987年的全国《西厢记》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充分肯定了他的研究成果,希望他把“西学”的旗帜高举起来。而蒋先生果真不负众望,他已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戏剧家(日本汉学家波多野太郎称之为
与王安石新法之离合
作者:萧庆伟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新法  社会理想  经世致用  三代之治  北宋儒学  荆公新学  实践品格  程颐  熙丰新法 
描述:在经世理想和治国主张方面,二治学与荆公新学经历了一段由初合而渐离的变异过程。两派分离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政治理想均处于被强调和被突出的状态之中.二与荆公由此渐离渐远,进而淡化或削弱了以经世致用
20世纪中国音乐思考
作者:冯光钰  来源: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20世纪  音乐史 
描述:20世纪中国音乐思考
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陈寒鸣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敏政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太极图说》  早异晚同  朱子  无极  晚年定论  教学方法 
描述: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送君远行——悼徐春同志
作者:蒋林  来源:长江文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念!
也说“萧飒暮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
作者:陈冲敏 施向东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唐诗》编者  《宫词》  《辞源》  通假字  唐宋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古音  象声词  点校本  晏几道 
描述:也说“萧飒暮蝉”兼为翁宏《春残》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