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50)
报纸
(27)
学位论文
(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5)
地方文献
(3)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2
(14)
2010
(17)
2008
(8)
2007
(13)
2006
(16)
2005
(10)
2002
(9)
2000
(6)
1999
(4)
1997
(2)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5)
抚州师专学报
(7)
中国科学教育
(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韶关大学学报
(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礼
超越
《诗》
中国古代思想史
乐
礼顺人情
广昌孟戏
伦理
空想社会主义者
四库全书
基本的
哲学心理学
中国
大同理想
信仰危机
一致于法
利益
妙语
复兴
大学教育
向下
科学理论体系
向量
叠加效应
孔子
僭越
段玉裁
《礼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礼的本质】搜索到相关结果
192
条
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作者:
谢秦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法制史
中国
礼
描述:
浅谈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重新认识儒家的“大同”思想
作者:
王力军
徐小文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周礼
儒学
大同理想
描述:
儒家主張以禮治國,而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論及“大同、小康”理想社會。兩千五百年後,大同社會乃是今人的追求。
试析孔子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张安礼
来源: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
仁
正名
信仰危机
描述:
可以重塑国人的道德灵魂,有力促进"转型期"的和谐社会构建。
幽默教学的
本质
应是素质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牡丹晚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幽默教学的
本质
应是素质教育
足球改革
本质
应是法治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燕都晨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足球改革
本质
应是法治化
工作服的
本质
意义应是方便工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工作服的
本质
意义应是方便工作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结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文化
文化
礼
礼
文
文
平民情结
平民情结
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
礼
论为核心 ,以平民价值为取向 ,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
礼
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学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法
法
一本于
礼
一本于
礼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描述:
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
礼
"、"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试析李觏的伦理思想
作者:
赖井洋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伦理
伦理
利益
利益
描述: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关系中产生的,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11世纪中叶的思想家李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并力倡功利主义,强调
礼
的作用,注重生民的物质利益
李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绪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观
李觏
礼
平民情绪
儒学
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李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
礼
论为核心,以平民价值为取向,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李觏以其对
礼
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家思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