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風雅頌分类的时代意义
作者:刘持生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器  时代意义  作品  章炳麟  音乐特色  祖先  周礼  古代官制  小雅  战国秦汉 
描述:多不同时代或发置無常的古官名称,搜罗水整理成一套(?)其(?)大而又精細的官制方案。其中有些名物,在古代确有所本,但如果说古代官制,真如此整齐完备,却完全不是事实。我們知道:季札观乐时,風雅頌的編次,与今詩已無大異。荀卿論詩,只提到国風大小雅与頌。再下去史記谈到三百篇的編次,也只说到「关雎为風始,鹿鳴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頌始」。可見三百篇原来只分風雅頌三种。至于周礼把賦比兴拉来与風雅頌并称六詩,在周礼或别有所見。但自毛傳行世以后,賦比兴一直被認为是三百篇的措辞方式,与三百篇的分体無关。因此我們談到三百篇的分体,只能就事論事,認为只有風雅頌三种。
胡应麟图书分类方法争议
作者:王嘉川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图书分类  五部分类法  类书  伪书 
描述:胡应麟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将类书、佛道书腋国书别于四部之外、分门另录的五部分类思想、并进行了实践,而实践又深化了他的一些主张。总的来看,胡应麟的分类方法既有其得,又有共失,但得多失少。
略论胡应麟的图书分类思想
作者:暂无 来源:学理论·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目录学  目录学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  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 
描述:本文认为胡应麟的图书分类思想,既有对图书分类体系演变的探讨,又有对四部分类法的分析与改进,且对书目著录方法也颇有研究。在中国古典目录学史上,他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材料解析题分类及解答初探
作者:李东星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  解题方法  三种类型  分析型  阅读材料  考查方式  高考试题  典型例题  解题能力  王安石 
描述:综合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笔者认为材料解析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识记型、归纳型和分析型。下面笔者结合高考实例来谈谈这几类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晏殊《珠玉词》的分类评价
作者:宋国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  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  分类评价  分类评价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描述:逝的惆怅和春光美景不能长驻人间的惋惜之情;第二类,代女子而言艳情的词和表现自己优游岁月的词;最后是无聊而缺乏真情实感流于庸俗的词.
论王安石的散文:作家分类散文作品详解
作者:张新红  来源:芒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游记散文  政论文  小品文  作品  结构严谨  司马光  政治抱负  答司马谏议书  感情色彩 
描述:的实际问题,即主张"文道合一";小品文没有政论文那样笔锋尖锐,往往感情色彩丰富,叙论结合、借事说理性较多;游记散文除了描述山水外,更加注重议论,具有"寄理于文"的特点。本文分别解读这些类别的散文作品。
谈中国传统喜剧、悲剧与悲喜剧的分类问题:兼论《牡丹亭》悲剧
作者:范华群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观念  悲喜剧  复合结构  牡丹亭  传统戏剧  喜剧冲突  悲剧冲突  喜剧性  柳梦梅  杜丽娘 
描述:由于我国传统戏剧的喜剧观念与西欧的差距很大,以西欧的戏剧理论为标准对传统戏剧进行分类的结果,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不小的分歧意见。在国内有将浩瀚如海的传统剧目分别浓缩编
王益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注重分类指导
作者:赵军平王正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先进性教育  分类指导  王益  流动党员  党组织  社区党支部  行动不便  支部书记  记忆力衰退  教育活动 
描述:本报讯:7月20日,王益区光明社区65岁的 老党员张淑芸坐在家中的轮椅上,高兴地从社区党 支部书记姜慎红手中接过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读本》,当得知社区党支部为行动不便的党员 专门开辟了先进性教育绿色通道时,她连声称赞: “这个形式好。”$$ 王益区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 流动性强、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应是 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作者:暂无 来源:东营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应是 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刘知几与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之比较
作者:王齐洲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知几  胡应麟  小说分类  文化立场  历史眼光 
描述:挥怎样的作用,故其对小说作品的评价始终紧扣真实和雅正这两大史学要素;胡则用文学家的眼光从诸子学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小说,其要害在于分析诸子流变对小说文体风格的影响,故其对小说作品的分析多集中在语言与词章这些写作要素。刘虽是史学家,但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却较少历史发展的眼光;胡虽是文学家,而他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则更具历史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