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看昆曲的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汪世瑜
蔡少华
7月4日上午,在昆曲界享有“巾生魁首”美誉的汪世瑜先生和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做客第126期“和谐廊坊·市民文化大讲堂”,与市民朋友一起——
本报记者程雪梅 本报通讯员赵会娟 黄国鹏/整理 本报记者卢锋/摄
汪世瑜:
悠悠六百年 最美是昆曲
昆曲已经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
-
看《西湖》、《山花》
-
作者:陈思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花》 《西湖》 《牡丹亭》 杜丽娘 文学经典 中篇 小说 至情
-
描述:杜丽娘则逆来顺受、浑浑噩噩,全然没了那股子精气神——即使是她对孟
-
<<黄鹤楼上看帆船>>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黄鹤楼上看帆船>>
明晚开讲热干面传奇
︽黄鹤楼上看帆船︾
明晚开讲热干面传奇
本报讯(记者王娟)明晚,汉味方言喜剧《黄鹤楼上看帆船》将在武汉剧院上演,这出几经打磨的大型方言
-
用苏州话表述杜丽娘,真的很过瘾
-
作者:王寅 黄艳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用苏州话表述杜丽娘,真的很过瘾
-
不“记游”的游记:《游褒禅山记》赏析
-
作者:孟斐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游记 王安石 九方皋 考证 作者 游程 赏析 文字 思考
-
描述:九方皋相马,遗形而得神,其用心在牝牡骊黄之外。这段话正可以移来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是王安石集中唯一的一篇游记(其《鄞县经游记》实为其任鄞县县令时巡视各乡工作的日录),除去例行的结尾,整齐
-
深入 深思 慎取:从《游褒禅山记》想到的调查研究
-
作者:叶介甫 来源:西藏统一战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唯物主义思想 调查研究工作 工作者 王安石 专业调查 统战理论 文学家
-
描述:为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政治家,他所记之事,所议之理,却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对于今天我们从事调查研究工作、搞好调奄研究,不无裨益。
-
8月看《牡丹亭》演绎“青春”
-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周茗芳/报道咿咿呀呀,似水流年,往台上望去,恰是青春无敌的“柳梦梅”和“杜丽娘”水袖翩飞,吟唱着六百年昆曲史上最经典唱段——《牡丹亭》。据悉,由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将于8月15日在无锡人民大会堂演出。 昨天,在无锡世界贸易中心会所,俞玖林、沈丰英两位年轻演
-
从《牡丹亭》看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
-
作者:李艳萍 来源:大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
-
描述:当代语境下,戏曲艺术日益衰败,可是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却一再掀起昆曲潮流,是什么让青春版成为当代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呢?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方法论为基础,以期待视野、文本视域和两者的碰撞为理论原点,从而揭示青春版大获成功的原因.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分析传统文学的现代接受现象.
-
黄鹤楼上看江城山水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鹤楼上看江城山水
-
由王安石变法看常平仓制度
-
作者:张清慧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常平仓 常平仓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农业 农业 粮价 粮价
-
描述:常平仓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石变法中这一制度的积极效应得到更加清晰地体现。我国在当前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下,在化解三农矛盾的进程中,如何借鉴古代农业思想中的合理成份,如何借鉴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对于最终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