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
-
中国音乐文化入门
-
作者:张超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
描述:本书以历史进程为脉络,介绍了先秦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直至近现代的音乐知识和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穿插了乐器知识和生动的民间传说和名人逸事,有一定的知识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
秦礼制文化研究
-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
描述:秦文化与礼制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绝缘的,而实际上秦人是很重视礼乐文化的,无论从出土礼器文物,还是文献资料记载,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在制定礼制时不仅悉采六国礼仪
-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和
-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人格的推崇都是为了建设周礼提出的"和"的社会理想,实现"和"之上的小康。
-
【悠悠国醋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南航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岗位设置 唐宋 微生物 西周时期 酿醋 醋文化 记载 食醋 周礼
-
描述: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
-
钱复谈李吴会:“双方诚恳态度让我欲语凝噎”
-
作者:陈佳杨章怀龙金光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陈佳 杨章怀 龙金光 实习生潘若辰发自博鳌 昨日,李克强在博鳌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代表团名誉团长吴敦义一行时,除了肯定吴敦义、钱复都是台湾政坛的重要人物外,也称呼吴、钱两人为“先生”,并表示“同胞相见、朋友相识,都是令人愉悦的事情”;吴敦义致辞时,也称呼初次见面却远近闻名的李克强“
-
“自主学习”不应是一句时髦语:听“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引发
-
作者:邱贻根 来源:师资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积计算 自主学习 梯形 时髦语 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 人教版教材
-
描述:教学效果。
-
河北省晋语区与官话区过渡地带人声舒化的模式之一:石家庄市区
-
作者:唐健雄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北 晋语 入声 舒化
-
描述:通过调查发现与晋语区毗连的石家庄市区有独立的入声调和入声韵母,并有107个入声字,入声向舒声转化的过程是由旧读向新读逐步过渡,先是入声韵母与舒声韵母合并,然后是入声调和舒声调合并,这是晋语和冀鲁官话
-
晋语张呼片张北县入声舒化情况及表现形式
-
作者:岳晓峰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北方言 入声舒化 声母 韵母 调类 表现形式
-
描述:晋语区别于周围官话方言的最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入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许多保留入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入声舒化的现象。以张呼片的张北方言为例,分析了该方言声母、韵摄和韵母、调类归派上的入声舒化
-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打造宝鸡旅游文化品牌
-
作者:任永强 李鹏浩 来源:陕西发展和改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文化品牌 宝鸡市 文化优势 旅游 地方特点 文化底蕴 《周礼》
-
描述: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宝鸡市文化底蕴厚重,影响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周易》和记载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