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3)
报纸(78)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1)
非遗保护 (25)
红色文化 (8)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09(11)
2008(7)
2005(3)
2004(6)
2001(2)
2000(6)
1999(4)
1991(2)
1986(1)
1985(1)
按来源分组
晋阳学刊(2)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老区建设(1)
语文教学与研究(1)
读书杂志(1)
中国民族博览(1)
朔方(1)
求索(1)
社会科学战线(1)
儒藏论坛(1)
《史记·高祖本纪》
作者:张家英  来源:哈尔滨师专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  高祖本纪  《周礼  《史记·项羽本纪》    标点本  《汉书音义》  “为人”  王念孙  人之所以为人者 
描述:《史记·高祖本纪》诂张家英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间作札记;复不自量力,思为之解诂.传世最早之《史记》训释文字,为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
《曾巩集》志
作者:毕庶春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集》  形误  误断  失校 
描述:中华书局 1 984年版《曾巩集》 ,虽是迄今较为完善的曾巩诗文集 ,但其中令人生疑或纰谬之处亦不少 ,大致有三类 :一曰形误 ,二曰误断 ,三曰失校
王安石尊思想與北宋
作者:林裕學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孟子  孟子  北宋  北宋  思想  思想 
描述:孟子相關的著述入手,分析王安石如何闡發孟子思想,使其適合宋代政治與學術的需求,為宋代儒者所肯定,進而成為宋代儒學的中心,並由此論證王安石在北宋儒學發展上的關鍵地位。本文共分五章,探討王安石尊思想與北宋
广昌戏进入名录图典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戏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
广昌“戏”的考察与研究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描述:戏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戏,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甘
江西广昌戏探析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南戏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
陆九渊的学思想研究
作者:韩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义利之辨  发明本心 
描述:而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论述陆九渊的学思想。首先,介绍陆九渊学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二程的影响,佛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其次,阐述陆九渊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本心、辨志、发明本心
两宋学研究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描述:的作用。 思潮是两宋学发展中的不和谐音,其中李觏、司马光、叶适三人是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非的理由基本相同,即孟子背离孔子君臣之道、背叛六经,孟子不能续道统;孟子心性
称舜轶文一则
作者:胡绪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称舜  明末清初  研究者  生平事迹  周亮工  戏曲家  人言  子曰  注释  散佚 
描述:云:“韩子曰:‘道高而谤至。’今子谤言日闻,意子道高所至欤!”呜呼!足下之言,其谀我耶?抑讥我耶?不佞无退之之才,而同其阨,命坐磨蝎,动与谤俱。退之云:“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斯言若不以得谤为恨,而以得谤为喜。夫人之谤我者,将以毁我之名也;谤至而名随,则其谤我也,不滋以益我乎?顾舜但有其谤耳,
论叶适的“非”思想
作者:徐洪兴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  “孟子升格运动”  孔子  《中庸》  《孟子》  《习学记言序目》  陆九渊  子思  “忠恕”  道统 
描述:论叶适的“非”思想徐洪兴南宋浙东“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其思想学术向为学界所重,但论者往往多重视其事功经世,而有关他的“非”思想的论述,至今尚不多见。笔者以为,叶适的“非”思想,是他“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