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如何与生活和解:徐芳及其《写给儿子的三十七首诗》
-
作者:葛红兵 来源: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农业文明 都市文化 和解 现代化叙事 城市 中国文化 文化怀乡 农耕文化 显性文化
-
描述: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
-
中国双喜字纹饰与农居民俗生活
-
作者:刘快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祥纹饰 生活文化 劳动人民 汉字 广大人民 王安石 纹样装饰 主要元素 民间 民俗活动
-
描述:它具有横平竖直、没有斜
-
听一阕《牡丹亭》,像唐朝人那样煎茶深圳有群人率先过上雅生活
-
作者:周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常有昆曲名家在紫苑以曲会友。
古琴无疑是雅生活的最佳背景乐。
用当季的蔬果烹调是自古人文的考究做法。
玩香和品茶融会贯通。
焚一支香,煮一壶六堡茶,听
-
卖报生活即将结束,李纪龙与本报约定:“明年小报童我要第一个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王玉)明天,泰山晚报组织的“暑期小报童”活动就结束了,小报童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不仅磨炼了意志,收获了成功,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卖报生活即将结束,不少小报童恋恋不舍,直呼
-
云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李沙青 实习生 邢 研)昨日,云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昆举行。会议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把这两件好事、实事
-
懂得生活艰辛,不浪费一粒米理科生刘绍福想写出优秀科幻小说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都市时报见习记者 王小琴
■都市时报记者杨建开
刚填报完高考志愿,刘绍福就赶回寻甸老家,帮着爸爸、妈妈一起四处卖水果。他填报了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电器工程专业,听说南京的消费水平较高,男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一般要800元以上,刘绍福有些担心。
刘绍福今年19岁,是寻甸县羊街人。一家五
-
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植入中国品牌谢耳朵家中冒出“某舒化牛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全球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播出到第五季第17集时,让中国剧迷大跌眼镜的是,从该剧第6分钟开始,地道的中国产品――某品牌舒化奶竟然出现在谢耳朵家中的桌子上。这个镜头立刻在微博上引发热议
-
诗人:如何与生活和解:评徐芳诗作《写给儿子的三十七首诗》
-
作者:葛红兵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失禁的汇集地。
-
《牡丹亭》中说澳门
-
作者:王充闾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充闾
汤显祖游览了澳门
年轻时赏读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看到第二十一出《谒遇》处,僧人唱道:“一领破袈裟,香山辡里巴。多生多宝多菩萨,多多照证光光乍。”接着道白:“小僧广州府香山辡多宝寺一个住持。”觉得“香山辡里巴”五个字有些费解。后来,看了徐朔方、杨笑梅先生的《牡丹
-
《牡丹亭》中的鬼神文化
-
作者:郑志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人鬼之恋 人鬼之恋 宗法礼教 宗法礼教
-
描述: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含有鬼神文化,而且在有些作品中鬼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说明《牡丹亭》中存在的鬼神与我国的鬼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还简要分析了杜丽娘的鬼魂在戏曲情节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