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李觏的忧患意识及其政治改革思想
作者:张熙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通变理论  通变理论  政治改革思想  政治改革思想 
描述:李觏作为宋代一位博学多识且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他主张因时权变 ,全面进行政治改革
论王安石学派的老学思想
作者:刘固盛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学派  老学  儒道合流 
描述:的宗旨 ,而且充分反映了宋代以后儒道合流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晏殊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王德明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学思想  诗歌  诗话  歌诗  词人  北宋  政治家  宋代  实用价值 
描述:晏殊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王安石"礼义治国"的思想与实践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礼义治国  变法思想  变法实践 
描述: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主要渊源于儒家,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特别是变法实践中,他主张泽民、宽刑、爱士、养兵,提倡德教为本、礼义治国。
李觏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杨安邦 周秀斌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德  教师  李觏  教育思想 
描述:李觏是北宋中期江西籍有深远影响的进步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丰富,涉及到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师的作用与师德、学校教育与科举选才的关系等方面。
略论王安石教胄思想
作者:方国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北宋  官学  思想家  略论  宋代  产生 
描述: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推行教育改革,发展官学,使宋代教育为之一振,为我国古代教育史写了光辉的篇章,对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
作者:陈四海  来源:东方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研究  中国 
描述: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
刘衡官箴思想研究
作者:张德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箴  司牧  棍蠹  理讼  帝制官僚政治 
描述:的各个环节,都紧切关注对棍蠹的禁制。此外,刘衡对保甲团练官仓等问题也有所论述。论文认为,刘衡的官箴思想,自始至终是以民为本、以禁制棍蠹为核心的。 最后,在初步探讨帝制官僚政治社会的基础上,论文
陆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月清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君子“悟本体之本明”,王畿易是宋明时期陆王一路下来心学派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体现。陆王心学派的易学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前后贯通,共性明显,自成体系。陆王心学派解易的原因与目的是,在其心学体系之中
泰州学派罗汝芳思想研究
作者:谢旭彤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良知  赤子之心  破光景   
描述:顺适当下。借破斥“光景”,罗汝芳开出了无执的、活泼泼的精神境界。罗汝芳认为,《大学》、《中庸》的精义全从《周易》生生一语变化而来。因之,他以《易传》的生生不息观念来解释《大学》。在他看来,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切合于生命本质的道亦是生生不息的,宇宙之间一片生机盎然,是一个大的生命,凡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有“仁”。由之,罗近溪归宗于“仁”,并成就了从“生生之仁”到“一体之仁”的转化。在禅学风气弥漫的晚明时代,在泰州派内部,罗氏试图为儒学的发展寻找出一条健康坦途,其在晚明学术史上的贡献,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