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无为品自高:记著名书画家刘绍民
-
作者:袁洪量 来源:神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画家 书法 用笔 著名 书画作品 无为 楷书 书画艺术 结构严谨 现代工艺美术
-
描述:书法导报》、《中国艺术报》、《中国艺林》选刊,入编《中国书画艺术博览》,《当代书画艺术精英墨迹精赏》等书。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片《罪恶的杀戮》题写片名;为几十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创作过书画作品,深受好评。现为当代著名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
韩熙载夜宴、牡丹亭、重屏会棋,三间VIP私人会所的名称。历
-
作者:暂无 来源:经理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玖 朝
设计师叶锦添、学者于丹、词人方文山、科宝博洛尼董事长蔡明,在这四人齐聚蔡明亲自设计的中式顶级会所九朝会时,他们各自不同的头衔被统一为:文化人士。12月7日,借“叶锦添·九朝会”品牌发布之际,四人与数十位华语界文化精英共同参加“现代语境下的古典情怀和生活方式”高峰论坛。九朝会,俨然成为当
-
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会在腾召开:李纪恒作重
-
作者:暂无 来源:保山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8月3日,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会议在腾冲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建设水平,打造一批新亮点,总结一批新经验,探索一条新途径,巩固和发展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态势,推进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
-
笔墨写春秋 重彩塑人生 ———访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创始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桂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绍荟,号园泽,汉族,1940年生于四川省綦江,湖南长沙人,现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授、桂林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桂林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曾在云南工作多年,是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创始人之一。
时间:2010年3月9日上午10:00
-
举办首届汤显祖国际艺术节开展京剧戏迷票友会等活动今年我市重
-
作者:梁佩玲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文化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重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好戏连台。今年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为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市委、市政府将举办第一届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艺术节;文化部门还将举办江西(抚州)京剧戏迷票友会及节庆文化活动等。
去
-
笔墨写春秋 重彩塑人生:访云南现代重彩画派原创者之一、桂林
-
作者:陈立红 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林师专 现代重彩画 云南 原创者 桂林山水 西双版纳 中国艺术 陈列室 作品 西方现代艺术
-
描述:时间:2010年3月9日上午10:00地点:桂林师专刘绍荟作品陈列室采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桂林师专公艺部主任陈立红访谈手记:桂林师专著名教授刘绍荟先生系云南现代重彩画派的原创者之一,桂林美协荣誉主席,桂林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今年恰逢刘绍荟先生70华
-
赵清献携子拜林母何文渊访民结“醋交”
-
作者:暂无 来源:瑞安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
温瑞塘河一直被誉为温瑞沿海平原的母亲河,她是温瑞平原文化的源泉,在漫长的历史里,她孕育了丰厚隽永的人文故事,孕育了两岸活色生香的风土人情……《玉海楼》本期起特推出《老宋伯讲塘河》专栏,延请我市文史专家宋维远先生给大家讲讲塘河的历史、塘河边上的故事,愿塘河文化在我们身边悠远流长。
第一回
-
罗甸旅游文化节文艺晚会众星拱月 江涛朱梓骁李琼黄鹤翔亚民等
-
作者:暂无 来源:黔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9月18日,记者从罗甸县第二届“高原千岛湖”旅游文化节组委会获悉,在该县旅游文化节期间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国家一级演员江涛、黄鹤翔、亚民、罗宁娜以及深受群众喜爱的李琼、朱梓骁、刘和刚等众明星
-
捷报频传 庄民群 吴会明 张仁寿 詹国兵 陈茂军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及江西省黎川县。(庄民群)
集美:12日,厦门集美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将通过
-
带民增收的好书记 ——记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党支部书记吴炯□
-
作者:暂无 来源:黔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脑子灵活,有干劲,点子多,能为群众办实事”这是龙场村群众对村支部书记吴炯的总评价。几年来,在吴炯的带领下,三都县大河镇龙场村呈现出社会安定,干群和谐,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局面。昔日泥泞的入村简易公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一幢幢崭新的民房拔地而起,自来水伸向各家各户,农用车来回奔忙。提起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