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泛览与精读
作者:肖世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读  唐彪  风格体裁  读书法  苏东坡  王安石  作文  学者  经世  九流 
描述:”(同上)
春歌异曲
作者:田德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早春  韩愈  爆竹  绝句  窗纱  北斗  古木  小雨  风送 
描述: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元月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特殊形式的诗歌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苔衬”的审美功能及其表现艺术
作者:邓嗣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功能  表现手法  颊上三毫  传统绘画  王安石  写作教学  衬托  作家  无关系  形象 
描述:,信不可缺者。又谓山容易,点苔难,此何得轻言之”?(明·唐志契《志
闲话诗的意境
作者:李胜志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的意境  欧阳修  闲话  “半”  王安石  主观思想  客观事物  艺术天地  自然景物  社会生活 
描述:山早行》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者只用了十个字,就十分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山村秋景的图画。其间有破晓的鸡啼,有晨风中的茅舍,有西坠的
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作者:阮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的语境  诗词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较辨析  知人论  李白  批评方法  王安石  春花秋月  《将进酒》 
描述:立足语境的诗词欣赏
两相比较 迪启思维
作者:杨金达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  柳宗元  引导学生  游记散文  小石潭记  王安石  登记表  褒禅山  石钟山  讲析 
描述:学生
“临汝”到底在哪里?
作者:范丙烈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临川  石钟山  语文教材  语文学习  江西省  湖口  王安石  河南  汝州 
描述:社中语室的同志根据同年《语文学习》第四期《“临汝”在哪里》一文而作的校勘。我认为前者是正确的。
千古名句辑录
作者:樊羽丁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忆江南》  《咏柳》  《望天门山》  贺知章  《凉州词》  《离骚》  春江晚景  陆游  孟浩然  王安石 
描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自居易《忆江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东道西——“汉字构成”复习课设计
作者:刘江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习课  汉字  形声字  引申义  王安石  “心”  会意字  字本义  《一件小事》  表音文字 
描述:是“伏侍”(服事);至于“隐伏”、“埋伏”则是引申义了。 生:“江”、“海”既然都是形声字,它们为什么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