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
报纸(5)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2(6)
2009(6)
2008(5)
2007(8)
2004(2)
1997(3)
1996(2)
1990(1)
198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学苑出版社(1)
佛学研究(1)
兰台世界(1)
体育文化导刊(1)
天津人民出版社(1)
齐鲁学刊(1)
贵阳文史(1)
中华文化画报(1)
天府新论(1)
郑众的复音词观念及其对郑的影响
作者:李玉平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众  《周礼注》  复音词 
描述:学界多误认为《马氏文通》以前中国古代无复音词认识观念。东汉经学家郑众曾对复音词给予大量关注。郑《周礼注》所引用郑众所注《周礼》复音词503个,共527条注释,约估郑所注复音词总量的19.7
礼学二题
作者:刁小龙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藏兵  用兵  五祀 
描述:礼学二题
相山铀矿田钾质岩石与铀成矿
作者:张树明 余达淦 吴仁贵 张丽芬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岩  质岩  铀成矿  铀成矿  幔源流体  幔源流体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描述:),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P、Sr、Ti显著负异常,无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Th/Yb>5,U和Th异常偏高.相山钾质英安斑岩的形成是源于地幔玄武岩浆的底侵
《周礼注》词义训释研究
作者:焦美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注》  词义训释 
描述:成就。以往的学者对郑 注关注颇多,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研究《周礼注》,其中不乏对 其词义的关注,而对词义训释的研究并不深入。 本文将郑《周礼注》所释词义分为固定义和临时义,并按照词训、 语训
关于郑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
作者:张能甫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周礼》  “读若”  《仪礼注》  语言环境  释义  拟音  术语  《礼记注》 
描述:关于郑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张能甫“读为”、“读如”这两个术语,前人如段玉裁、王力、洪诚等都有研究,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段玉裁在他的《周礼汉读考》中,严格确定了这二者的区别:“读为”表示易
《三礼注》中的汉史资料(续)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郡国  汉史  三礼  正齿    酒礼  校勘记  大夫 
描述:,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 贾疏:云“要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者,劾,实也。正谓弃
《三礼注》中的汉史资料[续]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校勘记  郡国  饮酒  狱讼  原文  诸侯  卿大夫  礼记 
描述: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令民职之财用,”贡、赋及功各别,赋为口泉也。是以郑君引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为算,
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的重尚礼学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隆礼  尚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
试论郑就音求义训诂原则
作者:吴福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氏  古音    义训  训诂原则  假借字  声训  《周礼  转语  文字 
描述: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简析郑《周礼注》"之言"类术语
作者:李玉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术语   
描述:"之言"类术语是郑注释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术语,我们这里仅就《周礼注》中该术语的情况作一下穷尽性的调查研究。据我们统计,郑在《周礼注》中共使用了53例"之言"类术语,其中"之言"51例,"之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