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47)
报纸(781)
学位论文(15)
图书(11)
会议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10)
红色文化 (94)
地方文献 (31)
地方风物 (10)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4)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261)
2011(161)
2010(97)
2008(99)
1985(18)
1984(26)
1983(29)
1982(22)
1981(20)
1954(2)
按来源分组
经济日报(28)
羊城晚报(13)
新华月报(9)
老同志之友(2)
工人出版社(2)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人民电业(1)
老年人(1)
新疆地方志(1)
中国煤碳报(1)
拿什么吸引学生
作者:吴民益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刘绍棠  老师  四年级  讲故事  回忆 
描述: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一文中,回忆了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田老师上课喜欢讲故事,在文章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的过程.田老师先出示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
追求轰动效应是私欲在作怪
作者:顾仁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轰动效应  私欲  县委书记  形象工程  领导干部  李源潮  培训班  同志 
描述:李源潮同志在第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上报告说,要心里装着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追求虚假指标和轰动效应,不搞不切实际、违背科学的瞎折腾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笔者以为,李源潮的讲话指出了不少领导干部的一个突出问题。
立足茶乡育桃李 春华秋实满园芳 ——凌云县教育事业
作者:暂无 来源:右江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凌云县中学被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凌 宣 凌云县隆重庆祝第26个教师节。 □王世勇摄 县委书记李祚标、副县长岑景蔚到县民族中学检查指导工作。 □王世勇摄 新校区的建成,为凌云职业教育腾飞插上了翅膀。 □凌 宣 所有孩子同等享受优质教育。 □凌 宣     金秋时节,踏
跟着绍棠走(图):——回忆刘绍棠之二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51年早春时候,在绍棠还差半年时间就可以拿到北京二中的毕业证书正常地离开学校时,他却毅然决然地把一份退学申请书交给学校领导,到当时河北省省会保定的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河北文艺》当了一名小说编辑,这在他的母校北京二中引起了大哗。有人赞成,说刘绍棠水平既然已经达到了这一步,学校就该支持他另谋高就,
舒同同志的讲话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亲爱的战友们,同志们:今天,我有机会参加你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大会,作为一个老兵的心情,我是非常激动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
做王谦同志那样的共产党人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10年元旦前,张国祥同志送来了由他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王谦——一个省委书记的风雨征程》一书。封面上王谦书记那伟岸的身躯、深邃的眼睛以及他那亲切又严肃的脸庞,立刻勾起了我对这位
做王谦同志那样的共产党人
作者:暂无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做王谦同志那样的共产党人
刘明辉同志送别仪式在昆举行
作者:谢炜 王顺祥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明辉同志送别仪式在昆举行
谷子 烂芝麻
作者:李治邦  来源:江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麦  吴炳  高粱  宿舍楼  副市长  自然灾害  交通站  父亲  大烩菜  弦子 
描述:土地最高的价格,轰动了全国。李四方对市委书记和市长说,我去拆吧,我知道那里至今还住着四十多个离休老干部。李四方指着已经停满小轿车的院子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爸爸种下的一片玉米,高高的,棒子硕大,黄昏时在夕阳中显得格外挺拔。也有种高粱的,穗子红红的,风一吹动,像是小时候戴的红领巾一飘一飘的。建委主任看见李四方的眼泪流出来,赶紧带着其他人躲开,只剩下李四方副市长在那里凭吊,可很快建委主任就跑来,说,市长,快走,不少离休老干部听说你来都跑过来了,有的手里还拎着铁棍子呢! 解放后的十年间,九号宿舍楼的人与人关系特别融洽,尽管有市领导十几个,局长三十几个,但从来没有官衔大小的界线,大院的氛围跟乡下村子差不多少。邻居们见面都随意地打招呼,孩子之间也如同兄妹似的,一起上学,晚上若是没回家,父母也不用惦念,一准是在哪家留下吃饭了。
道兴的加减法
作者:暂无 来源:福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 程仁山 郑雪 22年前,他穷得要借5元钱买条烟。22年后的今天,靠着不断开辟新“战场”,他把只有几辆货车的货运公司,发展成资产超过2亿元的集团公司。他,就是福建宏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