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91)
报纸(1500)
会议论文(51)
学位论文(31)
图书(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87)
地方文献 (158)
红色文化 (88)
宗教集要 (18)
才乡教育 (12)
地方风物 (8)
非遗保护 (7)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1(166)
2010(141)
2009(120)
2006(83)
2002(62)
1997(82)
1995(53)
1994(58)
1992(41)
1951(1)
按来源分组
阅读与写作(11)
语文知识(7)
出版发行研究(3)
语文天地(3)
语文世界(初中版)(3)
出版科学(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科学养生(1)
获奖作文选萃(中学版)(1)
中国青年(1)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应试写作的主体定位问题和文本互释
作者:许锡强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定位  高考作文  “自然人”  文本  钱钟书  “文化人”  王安石  他人话语  《赤兔之死》  梁启超 
描述:每次批阅高考模拟作文或高考作文,常有文章使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我又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自从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许多考生更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生活琐事铺叙成为一篇记叙文章,尽管文章可能没有偏题,但却体现不出他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学生!)素养,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
汤显祖戏曲与昆腔的关系
作者:程芸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腔  宜黄腔  “四梦” 
描述:所據”。文人傳奇聲律的規範化、體制化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動態的揚棄過程。
“一分为三”应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与肖太陶同志
作者:坚毅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分为三”应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与肖太陶同志
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
作者:杨笑天  来源:法音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禅  临济宗  禅僧  日本僧人  中国佛教界  相国寺  法师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日本佛教  日本曹洞宗 
描述: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
“丹青难写是精神”——从《湖北民俗志》开去
作者:陈昆满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志  民俗活动  民俗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  民俗事象  《读史》  丹青  编著者  王安石  人文社会科学 
描述:宋人王安石曾写有《读史》名篇,道出行文作画的真谛。他说:描摹人的外在面貌容易,而表现其精神情操却很难。于是,“丹青难写是精神”便成了千古传颂的惊句妙语。
读刘绍的《旧时香港》
作者:舒非  来源:香港文学(香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散文  文学研究  中国  旧时香港 
描述:读刘绍的《旧时香港》
千古绝调话《圆驾》:《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有一定的意义
千古绝调话《圆驾》--《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有一定的意义.
“包装”,不能太离谱——戏剧舞台上的“大制作”现象
作者:刘平  来源:剧本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制作  “包装”  《牡丹亭》  “新版”  《红楼梦》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规律  舞台美术  “精品”  观众 
描述:关于“大制作”的话题议论久矣 !其实这岂只是个花费的问题 ,在戏剧创作风格、时尚等诸多方面都包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时代与心理原因。恰巧本刊近期接到了下面两篇观点各异的文章 ,遂一并刊发出来 ,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编 者
怎一个“闹”字了得——《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作者:何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喜剧氛围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指导 
描述:怎一个“闹”字了得——《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