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7)
报纸(179)
学位论文(14)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1)
非遗保护 (8)
地方文献 (6)
才乡教育 (3)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125)
2012(26)
2010(19)
2009(19)
2008(15)
2007(14)
2006(12)
2003(7)
2000(5)
1988(5)
按来源分组
法治与社会(2)
中外管理(1)
年轻人(A版)(1)
安家(1)
理论与实践(沈阳)(1)
人大研究(1)
日照日报(1)
中国贸易报(1)
海峡导报(1)
商业文化(学术版)(1)
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尹朝平谭晶纯)昨日,第十二届省政府领导班子举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会。省政府领导,省政府组成部门、省政府直属机构、省属企业负责人参加学习。 集体学习会的主题是依法治省。会议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人生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李枝盛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情感  理性  理性  人生  人生  社会  社会  个人  个人 
描述:性”之抒发又要“合情合理”即合“度”。“合度”是艺术的法则,人生的准绳,也是文明的内涵。
王安石风俗思想简论
作者:高有鹏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风俗思想  风俗思想  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  社会  社会  文化  文化 
描述:括思想建设的相互协调,形成美俗、良俗,直指时弊,即流俗。其风俗思想既有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又有博取众收,对传统文化包括风俗文化的理性审视,经过深入思索所作的批判总结,表现出其风俗思想的独立性、完整性。
法治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暂无 来源:法制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法治应是一种生活方式
王安石论人治与法治
作者:暂无 来源:行政法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论人治与法治
孔子反对铸刑鼎就是反对成文法吗?
作者:俞荣根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文法  孔子  反对  地主阶级  法治  左传  周礼  悬法  考察  证明 
描述:人们常用孔子反对晋铸刑鼎的事证明孔子反对成文法,反对“法治”。诚然,孔子在晋铸刑鼎后说过“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和“民在鼎矣,何以尊贵”的话,但对他讥铸刑鼎一事应当作历史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如,《周礼
三味书摘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少年(中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杨柳依依  治国之道  无为而治  德治  二十四诗品  王安石  苏轼  相忘  法治 
描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天运》“解引”此句言治国之道。大凡治理天下,法治不如德治,德治不如不治(无为而治)。国政如此,人情亦然:两情若是久长时
中国古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审计考核(上)
作者:方宝璋  来源:审计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计  上计制度  会计  《周礼》  吴越春秋  史籍记载  官府  法治  茅山  史记 
描述:法治官府,其“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黄松有案的地标价值
作者:李志  来源:民主与法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地标  价值  法治  人治  贪污  权力  司法  落马  民主与法制 
描述:1997年,黄松有正因审理湛江特大走私案而声誉鹊起,私下里却在贪污受贿想法捞钱。如今赖昌星尚未归案,黄松有已然落马。看来人的贪欲如果不受制度性的监督与控制,并不会因为知法懂法而被抑制。黄松有贪污受贿,凭借的是手中的权力,一个电话,一张条子,就能轻易改变一个司法案件的结果,法律随权力无奈地
法治成熟的重要标志应是公众对法治的普遍认同和对法律的信仰—
作者:沈瑞英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法治成熟的重要标志应是公众对法治的普遍认同和对法律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