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论悲剧
作者:郭威  来源:金色年华(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剧  《窦娥冤》  反封建斗争  《牡丹亭》  艺术珍品  艺术魅力  封建礼教  封建制度 
描述:下,郁郁含冤而死,但是她们的死,表示了反封建斗争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她们的反封建精神永垂不朽,这能说不美吗?他们的美怎么能不使我们产生美感的愉悦呢?那么什么是悲剧呢?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悲剧性
王安石的悲剧在于不近人情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大江东去 文章那么锦绣,作者合该是个敞亮人,事实恰恰出人意料,美文与品行竟然可以完全脱节,王安石个性霸道,固执己见,同朝为官,非友即敌。 王安石的文学天赋没得说,政治见解也不错,但领导艺术就差得太远了。 皇帝有时也以闲磨牙的方式打听臣子的品行。宋神宗用王安石为相后,很直白地问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作者:石学峰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地方官员  神宗  熙宁  青苗法  北宋王朝  高利贷  弱势群体  老百姓  富国强兵 
描述: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年仅20岁的神宗皇帝赵顼登基伊始,不仅痛心于皇祖皇宗们对辽和西夏的屈服退让,而且还极其不满于朝廷及各地州县官员的精神萎靡不振,他热切地渴望通过朝纲改革,使得北宋王朝能够早日革除积弊,进而强兵雪耻,富国安
王安石发明
作者:暂无 来源:快乐语文·中高年级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因赶考,没有停留细想下联。 到了京城考完试后,主考官面试考生。轮到王安石时,主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念道: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王安石对出下联。王安石脑子灵光一闪,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脱口而出。主考官听后连声赞好。 赶考回来,王安石又经过马员外家,便用主考官出的上联来对马员外出的对联。马员外闻听大喜,当即将女儿许配给王安石,原来那走马灯上的对联是马员外女儿的选婚联。王安石新婚大喜之日,正巧也传来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喜上加喜,王安石提笔就在纸上写下“囍”字。从此,王安石捡来两联,上应主考,下获娇妻,一时传为美谈。
《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美学特征之比较
作者:佟迅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剧美学  悲剧美学  比较  比较 
描述:<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杰出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位作者生活年代接近,时间跨度接近,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冲突、结构、人物以及结局
克山水画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画  作品  王安石  横塘  色纸 
描述:克山水画作品
《西厢记》与《牡丹亭》才子形象比较
作者:孙迪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追求功名  追求功名  “痴情”种  “痴情”种  才子形象  才子形象  比较  比较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一直备受人们的称颂,剧中的佳人形象之间的比较更是得到关注,相反在剧中作为陪衬存在的才子形象却容易被人忽略。虽然他们有很多相似,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作者:庄平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追求  爱情  历史  家庭 
描述:《牡丹亭》与《西厢记》女主角形象之比较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作者:徐芳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人物形象  鉴赏  创作背景  意象  木芙蓉  文学作品  作者  王安石  景物 
描述:2010年《考试说明》中对诗歌考点要求之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非常重要,2008年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2009年的天津卷、上海卷、全国卷Ⅱ都有考
《牡丹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美学特征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剧美学  比较 
描述:《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杰出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住作者生活年代接近,时间跨度接近,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冲突、结构、人物以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