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曾巩的《雪》
作者:李宏声 李燕  来源: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北宋散文  唐宋八大家  江西  雪盖  南丰  沙丘  建昌  雪天  雪花 
描述:~~
“梦魂惯得有拘检”
作者:佐人  来源:现代领导(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鹧鸪天》  艺术魅力  剥削阶级  世界观  晏几道  宋人  形象 
描述:思想的那一套。世界观仍是旧的,“梦魂惯得无拘检”,一旦有了适当的温度、湿度,就很快会滋长蔓延开采。很自然地“又踏扬花过谢桥”。走向你梦寐以求的所谓“幸福王国”。
妙玉悲剧情节略考
作者:国光红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寺  替生儿  惜花人  妙玉  秦可卿 
描述:针对妙玉的《世难容》隐藏着"爱新觉罗",一首回前诗隐藏着"妙玉"法名,还隐藏着"完颜"、"爱新"、"金","观音遗迹、贝叶遗文"隐藏着"世宗辞世","金山寺"隐藏着"雍正去矣"的"黑话",证明妙玉是为世宗所不容的爱新觉罗氏的金枝玉叶。秦可卿作为"引子",是为掩护妙玉而替死送生的"替生儿"。
论晏几道的悲剧人生与独特词风
作者:邓永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小山词  小山词  悲剧人生  悲剧人生  "梦"词  "梦"词          "四痴"  "四痴"  清壮顿挫  清壮顿挫  动摇人心  动摇人心 
描述:晏几道的诗酒生涯与梦词创作的介绍,着力探讨其酒词、梦词产生的原因及丰富深刻的内涵;再次,通过对小山词“清壮顿挫”的风格(包括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以及它“动摇人心”的独特魅力的阐释,参照苏轼及其门下词人的创作及词学主张,试图说明小山词并不仅是小令在词史演进过程中的一股回流,而是融入当时以苏门词为主导进行主体性创作的时代潮流中,并在这股潮流中焕发出自己别样的光彩,也为小令创作开辟了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改革溯往之九王安石悲剧何在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观察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马立诚/文 北京学者,评论家 明朝冯梦龙的小说集 《警世通言》,有一篇“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描写王安石: “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在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骂,饮恨而终。假若有名誉的时节,一个瞌睡死去不醒,人还千惜万惜,道国家没福,恁般一个好人,
赏心乐事还是悲情伤怀?——试论《牡丹亭》的悲剧内涵
作者:宋媛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悲剧性  悲剧性 
描述:传统看法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应该是被划为悲喜剧,实质上《牡丹亭》是一出悲剧。尽管其主要情节:寻梦、化魂、圆驾等都带有一定的喜剧的表象,而这些情节正说明了汤显祖以乐现悲的手法。深刻分析情节
璟传奇艺术形式研究
作者:余治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艺术形式  汤显祖  表演 
描述:,对于某些复杂、奇特的场面,璟尽可能对此进行细致的提示,交代如何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舞台演出脚本的雏形,尤其是对于后人了解晚明时代的戏剧舞台演出实际提供了某种可资借鉴的史料。本文截取璟传奇的艺术形式这一
徐春妮
作者:孙羽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  北京市  北京奥运会  主持风格  电视观众  文艺节目  宣传活动  形象  春节联欢晚会 
描述:北京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主持人,她青春靓丽的形象、亲和真诚和大气机敏的主持风格使她不仅备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
“用”字诗谜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谜  谜语  半边  字形  可耕  组合  形象  形式  形成 
描述:王安石曾写有一首关于用字的字谜诗,诗是这样写的: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谜语按字形把用字拆成多个部分,再以不同形式组合而形成,既形象又生动。
陈最良形象再认识
作者:朱仰东 李建霞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最良  腐儒 
描述:陈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次要人物,关于他的形象,学界多认为是个腐儒典型,其立论依据分别是剧中的第4出"腐叹"、第7出"闺塾"、第9出"肃苑"、第18出"诊崇"。将其看成腐儒典型有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