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73)
报纸(851)
学位论文(100)
图书(99)
会议论文(4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93)
地方文献 (225)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13)
宗教集要 (8)
才乡教育 (6)
非遗保护 (5)
红色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4(434)
2009(250)
2007(214)
2004(118)
2000(114)
1996(108)
1987(88)
1982(70)
196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3)
上海戏剧(70)
江西社会科学(31)
文学评论(9)
当代学生(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绿色中国(1)
明代研究(1)
星火(1)
生命激情的绚丽虹彩: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作者:朱鸿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封建礼教  生命激情  杜丽娘  程朱理学  柳梦梅  理想世界  泰州学派  封建社会 
描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伤心岂独是小青。”这是婚姻不幸的冯小青引杜丽娘为情痴同道,在弥留之际写下的生命绝唱。①伤心岂独是小青。十七岁的娄江女子俞二娘,因《牡丹亭》而伤感身世,愤惋而终②;杭州女伶商小玲因演唱《牡丹亭·寻梦》,...
理、情、欲的和谐与冲突:贾探春、贾雨村形象比较
作者:孙虹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雨村  形象比较  贾探春  曹雪芹  《红楼梦》  现实品格  甄士隐  复古主义思潮  汤显祖  《老子》 
描述:北宋时期,程朱理学家以天理为宇宙本体,认为人性兼及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应该用天命之性主宰气质之性,从而革尽人欲,复明天理。天理被认为是大自然至善而永恒的法则,也是儒家取法天地建立的仁、义、礼、智等社会道德规范;欲是指人的本能欲望也即物质利益要求。理学...
气功功法的主体应是自我修炼的正法
作者:陶老  来源: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修炼  气功功法  气功疗法  全民健身计划  “文化大革命”期间  《备急千金要方》  气功疗养院  医疗机构  《参同契》  《悟真篇》 
描述:通过气功发展史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自我修炼始终是气功的主体。如古代流传下来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易筋经》、《八段锦》。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按摩导引法等等,都是动功或动静相兼的功法
关于《岳茶踪》一文中若干地点的商榷
作者:胡迎建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康王谷  王羲之  玉帘  陆修静  归宗  吴宗慈  中国茶文化  星子县  史料根据 
描述:关于《岳茶踪》一文中若干地点的商榷
浅说钱维乔与汤显祖的文风及机遇:竹初研究系列之十三
作者:朱达艺  来源:戏文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研究系  《牡丹亭》  杜丽娘  遂昌县  文风  柳梦梅  中国古代逻辑  徐朔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描述:浅说钱维乔与汤显祖的文风及机遇:竹初研究系列之十三
者诫
作者:赵大民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月黄昏  道德自律  艺术成就  小说和戏剧  抄袭剽窃  出版法规  表达方式  文化传统  文艺创作  晏几道 
描述:者诫
野史无
作者:陈四益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彦博  野史  王安石变法  监察御史  宋仁宗  参知政事  礼多人不怪  王则起义  陈伯达  毛泽东 
描述:上面的监察;一段讲宫里宫外如何勾结,读来便颇有兴味,涉及的人物又是同一个人——正史上道貌岸然的几朝重臣彦博,因而抄录于下,以存其真;稍加点评,以见其神。杨台柳的圈套潞公(彦博,dJ西介休人。宋
宋代上梁初探
作者:松田佳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初探  文天祥  四六文  皇帝  修建  结束部分  七言  房屋 
描述:盖俗体也。……"又清吴曾祺《文体刍言》云:"宋以后此体屡见,
《牡丹亭》音乐创作
作者:李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牡丹亭》  音乐创作  新版  配乐  寻梦  杜丽娘  昆剧  游园  昆曲 
描述:所谓戏曲,一半看戏,一半听曲,而昆曲中的曲又分唱腔和配乐这两部分。由于新版《牡丹亭》的定位是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出新,强调“现代意识”,所以音乐自然也不能例外。
“悟戏”
作者:王林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牡丹亭》  戏曲演员  “悟”  性格特征  第一自我  内心视象  双重人格  明代戏剧  四功五法 
描述:。这方面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佳话,就是边吟边悟。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不仅明确要求演员“为旦者常作女想,为男者常欲为其人”;他自己在创造《牡丹亭》中柳梦梅的艺术形象时,竟躲到柴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