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4)
报纸(106)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42)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9)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2)
2013(20)
2012(24)
2011(24)
2010(9)
2008(11)
2005(50)
2003(26)
1986(3)
1982(1)
按来源分组
海内与海外(2)
第一财经日报(2)
青年文学家(1)
海峡导报(1)
澳门日报(1)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1)
音乐世界(1)
剧本(1)
生活报(1)
中国农资周报(1)
浙东芦
作者:石志藏 林达  来源:浙江林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东  历史上  江南水乡  王安石  商贸  内河航运  取水  宁波  春雨  东海 
描述: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我,对水总是心生喜爱,尤其是带着山脉灵气的那一河芦江水。
  我曾在芦江边的柴桥古镇工作生活了五年多时间,每当看到芦源头那缓缓而来的一脉盈盈碧水,看到芦两岸广袤田野上
春风又"绿"南岸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爱学习(三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北宋诗人  王安石  镇江市  江苏省  汴京 
描述:有一年春天,北宋诗人王安石由汴京(北宋时的都城,今河南开封)出发,要去南京看望自己的家人。这天晚上,他坐着船路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
略论宋代的明经
作者:何忠礼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经  进士  诗赋    宋代  经义  经术  王安石  改革科举制度  北宋 
描述:约自西汉武帝始。在两汉历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的七百余年间,明经一直与秀孝齐名,是重要的荐举名目,得举者甚众,成为士人跻身仕途的主要途径之一。
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作者:肖宁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贤良方正  制举  察举制  科举制  王安石变法  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  公平竞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申有的诗
作者:申有科  来源:中国诗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菊花  宋朝  蜂巢  石碑  故事  世界  眼睛  村落  戒烟  王安石 
描述:申有的诗
寂历秋渔火稀:汤显祖《宿》赏析
作者:姚晓明  来源:小学生之友(高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南柯记  南柯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家  戏剧家  波光闪烁  波光闪烁  水鸟  水鸟  明代  明代  邯郸  邯郸  赏析  赏析 
描述:寂历秋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汤显祖是明代著名戏剧家,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写过四部戏剧《: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为汤显
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
作者:郭声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都平原  中江县  《山海经》  金堂县  《舆地纪胜》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  洛水  《方舆胜览》  青白 
描述:成都平原的中江与前、后郭声波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皆属于岷江——川江水系,古时河流取名常与“江水”相关涉,所谓“南、北江”、“大、小”、“内、外江、“前、后”及“中江”之类冠以方位、地位限制词
黄宗的舞台嫁接
作者:刘厚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界  重庆  奥尼尔  二三十年代  舞台  小角色  万世师表  中国化  戏剧工作  《牡丹亭》 
描述:黄宗的舞台嫁接刘厚生1994年末,宗黄老出版了他的《黄宗剧作选》。这本书很有趣,也可说有点怪:实际是两个剧作集的合编,封面书名为《舞台集》,曹禺题字,标明是《黄宗剧作选》的上卷;我收到
马头山战役
作者:何志杰 陈访交  来源:源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  马头山  闽粤赣边区  闽粤赣边区  粤东  粤东  战役  战役  永生  永生  大埔  大埔  集中优势兵力  集中优势兵力  重机枪  重机枪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计划破产  计划破产 
描述:1948年6月3日发生在广东老区大埔县银镇的马头山战役,由闽粤赣边区工委部署,粤东支队长刘永生指挥,采取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优势兵力聚而歼之的策略,从而使国民党闽粤剿总涂思宗"十字围剿"计划破产
春天在哪里 兰小学何涛
作者:暂无 来源:余姚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问云朵,春天在哪里?云朵说:你瞧,春天在那绵绵的细雨里。 我问大地,春天在哪里?大地说:你瞧,春天在那嫩绿的小草里。 我问小桥:春天在哪里?小桥说:你瞧,春天在那桥头的迎春花里。 我问小河,春天在哪里?小河说:你瞧,春天在那岸边的垂柳里。 我问树林,春天在哪里?树林说:你瞧,春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