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创新思维应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
作者:许圣道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大学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描述:素质教育与大学课堂教育的融合应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而课堂教学应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应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创新思维和
-
人才培养应是大学将设的唯一主线
-
作者:熊丙奇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 新升本院校 本科教育 理工学院 江苏省 理工类
-
描述:在升入本科序列欢呼雀跃之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往往面临目前相似的困局,用一句俗话说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这种新建本科教育很容易做成夹生饭。”全国部分新建理工类本科院校首届研讨会在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举行,部分与会的新升本院校领导如此感慨。
-
杨志坚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社会建设 人民大会堂 终身学习 办学理念 学习型 多样化 国际化
-
描述:本报讯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大校长杨志坚在讲话中要求国家开大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探索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
“江南三绝”说乃贤
-
作者:武安国 来源: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绝 江南 元诗 南阳 羽林 葛逻禄 诗歌 色目 虞集 古记
-
描述:集》前、后序)当时文坛巨擘虞集、揭傒斯等人皆为文极力称扬.他的诗同会嵇韩与玉的书画、金华王子充的古文,被时人并称为“江南三绝”.
-
玉山草堂与江南文人画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山草堂 江南 黄公望 柯九思 虞集 文人画家 张雨 儒学 文士 合流
-
描述:一『玉山草堂』简介『玉山佳处』是玉山草堂和其它园池、亭馆的总称。顾瑛凭雄厚的财力,广罗古书名画、鼎彝珍玩充斥其间;广东省结天下名士,日夜在玉山草堂与宾客置酒赋诗,歌咏唱和。一时间,『四方之能为文词者,凡过苏必之焉』。至正八年(一三四八)至十四年(一三五三)是玉山草堂活动频繁的年代,共举
-
梦入江南烟水路
-
作者:路欣洁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晏几道 秦淮河 水路 二十四桥 水乡 文章 朱自清 历史 秦筝
-
描述: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依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晏几道《蝶恋花》
-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
“江南第一古墓”———谭纶墓
-
作者:唐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谭纶 古墓 江南 太子太保 南征北战 板栗林 端入口 戚继光 浙江临海 俞大猷
-
描述:江西省宜黄县境内峰峦叠翠,古树参天。出县城约5公里处,山峦兀然拔地而起,形成一道约数百米宽的天然屏障。山上苍松林立,云缭雾绕,飞瀑直下,山下是片开阔的板栗林,透过板栗林,远远就能看见坐落在半山腰那气势非凡的谭纶墓了。$$谭纶(1520—1577年),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
-
江南独秀话“三清”
-
作者:沈波峰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清山 江南 徐霞客 杨万里 登山 道教 广信 王安石 玉山县 江西
-
描述: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位于江西德必县境内。《广信府志》载:“三清山,玉山县北一百二十里,高七百余丈,周回二百余里,介衢、饶、信三州之境,其山三蜂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故名。”历代文人如王安石、杨万里、徐霞客等都曾登山览胜,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佳作。 三清山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1600年前的晋朝,
-
《长亭送别》、《哀江南》鉴赏指要
-
作者:童华池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莺莺 江南 桃花扇 西厢记 王实甫 荷塘月色 柳敬亭 王安石 朱自清 苏昆
-
描述:离愁别怨压莺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则有戏眼。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是诗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长亭送别》一折,“别怨”二字则是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