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应是“燃点”
作者:光明  来源:新闻三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语  词汇  “燃点” 
描述:9月13日上海某晚报《一支香烟烧了航母的警示》中,作者告诉大家,大多数可燃物的自燃点均低于燃烧着的香烟表面和中心的温度,一旦发生接触,极易发生火灾。
本源站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义  解释方法  《周礼》 
描述:“丰碑”古时不是碑;“衣冠禽兽”本来是褒义;碰杯的起源
应是“荼[蔴糸]”
作者:暂无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到荼縻花事了》  错别字  汉语  语言艺术 
描述:2011年1月16日,《汕头都市报》第10版刊有《开到荼縻花事了》一文,讲的是一年轻女子甘当"小三",最终却没有结果的故事。标题中的"荼縻"错了,正确的应是"荼[蔴糸]"。
“素面朝天”面朝哪
作者:暂无 来源:党的生活(江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面朝天  词义  汉语  宋代乐史 
描述:如今,“素面朝天”这个词用得很广泛,大多用来指女子不化妆,实际上,这是因为不了解该词词义所导致的误用。
《牡丹亭》伯奇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韵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牡丹事》 
描述:其隐喻翻译更是难以找到定量翻译研究的先例。 本文基于纽马克对隐喻翻译的分类方法对《牡丹亭》中伯奇译本和汪译本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比了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描述:称谓语的翻译,汪榕培根据动态对等和翻译补偿等翻译理论,主要运用的翻译方法有:对应翻译法,词性转换法和增译,省略法。第二,汉语称谓系统庞大复杂,同一称谓语,发话人不同,其所含感情及意义则不尽相同;不同称谓语
吴宓的译诗(下)
作者:陈建中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宏  诗歌  翻译 
描述:本文下篇承上篇,深入赏析吴宓的译诗,如《挽歌》(安诺德),又比较吴宓与郭沫若、梁实秋对《鲁拜集》的翻译,表明吴译讲究用字、用韵和节奏,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传达原诗思想和情感。
从《周礼·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释义
作者:李亚明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书  释义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考工记 
描述:文章通过与《周礼·考工记》比核,探讨《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相关词语的释义问题。
汉语大词典》释正四则
作者:王智群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方言大词典  《大词典》  江淮官话  语文辞典  中原官话  西南官话  包子  吴语区  牡丹亭 
描述:于1995年出版完毕的《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它涉及面广,材料详实可靠,是我们语文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之一,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
“喜”字的由来
作者:胡金开  来源: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  汉语  来源  王安石  “双喜临门” 
描述:“喜”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