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  《风赋》  《风赋》  描绘  描绘  土壤  土壤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蒴之,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 "风起于青蘋之."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足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
作者:米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风赋》  原文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
书法家饶介与《床楣楠木帖》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初  书法家  册页  诗人  小品 
描述:2006年嘉德春拍,有一幅元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饶介的册页(一开)受到圈内识家的注意。这幅题为“床楣楠木帖”的册页,尺寸(27.2×36.2厘米)不到一平尺。估价仅10万元的尺牍小品几经争夺
宋《孝经》学论考
作者:罗圣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孝经》  谶纬  注疏  司马光  朱熹  陆九渊 
描述:孝經》學史的研究,本文探討由漢至宋《孝經》學史的發展。漢初因其政治與制度上的理由,《孝經》恢復先秦顯學的地位,影響往後的禮制與政治;佐以讖緯的興起,《孝經》與《孝經》讖緯的衍生說法,更是深植於民間風俗,是漢代《孝經》學的主流。關於漢唐之間的空白,本文利用《孝經注疏》,論證《孝經》是魏晉六朝時期,溝通名教與自然的重要根據;另一方面,經由唐代君臣的詮釋,《孝經》脫離了災異式的思維,又發揮其所本有的諫諍觀念。進入宋代,《孝經》對司馬光等人有特殊涵義,不過在疑經考辨的風氣之下,《孝經》的影響力與重要性逐漸衰微,即使後來有陸九淵等人的努力,《孝經》的衰落已無可挽回。
《周礼》成书于初说
作者:彭林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书年代    吕氏春秋  荀子  儒家思想  学术史  法家思想  董仲舒  中央集权  周公 
描述:分职官或若干制度而研究立论,缺乏统贯全书的研究,尤其是缺乏统贯全书思想脉络的研究。因此,近代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到《周礼》一
关于“恩自浅胡自深”
作者:继功 朝岭  来源:瞭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鹤林玉露  罗大经  昭君  《明妃曲》  天渊  黄金  三纲  五常  郭沫若 
描述: 著名国画家、篆刻家石愚去年10月应台湾成功大学等单位的邀请,在台北、台中、台南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成为海峡两岸开展文
“敖”的释义应是“老大”吗?
作者:鲍音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敖  “老大”  蒙古语  词义 
描述:“敖”的释义应是“老大”吗?
画像石所见周礼遗俗
作者:李卫星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献挚礼  献俘礼  投壶礼 
描述: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具体考释了汉代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胡战争’、“投壶”等画像,认为这些画像所反映的献挚礼、献俘礼、投壶礼皆为周代遗俗。
简中的官文书补考
作者:安忠义  来源:简牍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文书  居延汉简  说文  后汉书  文心雕龙  书契  幕府  汉代  周礼  假借义 
描述:于这些官文书,前辈学者作过一些考证研究工作,为这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