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66)
报纸(210)
图书(30)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30)
地方文献 (41)
非遗保护 (22)
宗教集要 (11)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3)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96)
2012(53)
2011(61)
2010(42)
2007(22)
2005(21)
2004(14)
1998(10)
1995(4)
1990(14)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3)
长江文艺(2)
今日湖北(2)
城镇供水(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广东经济(1)
风景名胜(1)
杜甫研究学刊(1)
新作文(初中版)(1)
中国水运(1)
论《诗经》“南”的特殊地位及其成因
作者:金荣权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房中乐  雅乐  周礼 
描述:的地位;"南"被孔子所重视是由于诗歌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反映出孔子对恢复周礼的渴望。
“豚豚”“鹤鹤”代言武汉地铁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齐翔)昨天,国内首部地铁安全文明乘车系列动画片制作完成。武汉地铁卡通吉祥物“豚豚”与“鹤鹤”,将在30集地铁趣事中,放松乘客的心情,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地铁安全、文明和服务
武汉地铁吉祥物还未上岗就下课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南都讯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地铁吉祥物“鹤鹤”、“豚豚”于19日通过媒体公布后,在网友中引起争议。22日上午,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在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后宣布,“鹤鹤”、“豚豚”在修改完善后,只
武汉《飞轮炫技》斩获黄鹤金奖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鲁艳红 通讯员杨天平 肖捷 黄鹤金奖《飞轮炫技》 黄鹤金奖《空中飞人》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 获奖名单 金奖 (一)黄鹤金奖
武汉:崛起新三镇黄鹤当惊殊
作者:郑明桥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年来,随着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中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九省通衢”的武汉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定位更加明晰,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新机遇
东航武汉公司战略重组协议昨签署武汉至新加坡航线19日开通李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航武汉公司战略重组协议昨签署 武汉至新加坡航线19日开通 李鸿忠王国生王晓东阮成发李春明刘绍勇出席 唐良智马须伦代表双方签约 本报讯(记者李晓萌 通讯员税宁 王茹)昨晚,市政府
建始首条观光索道将落户黄鹤景区
作者:朱海剑  来源:恩施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晚报讯(记者朱海剑 通讯员朱翠萍)12月24日,记者从建始县旅游部门获悉,建始县黄鹤景区索道建设项目获政府立项批准,该县第一条旅游景区观光运营索道将在春节后开工建设。 据介绍,黄鹤景区索道项目
百戏之祖():从昆山起源的昆曲
作者:陈益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传习所  演出  演员  昆山腔  表演艺术  汤显祖 
描述:台欣赏。《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秋天的苍茫景色,将离情别绪点染得动人心腑。《长生殿·闻铃》中的词句:“迢迢前路愁难罄,厌看水绿与青山,伤尽千秋万古情。”寥寥数语,却把人生曲折坎坷、沉浮起伏的感慨,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刀会》中的“大江东去浪千叠:趁西风,驾着这小舟一叶”、《惨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肩装”等名句,脍炙人口,多少年来一直让人们传诵不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牡丹亭·游园、惊梦》。 以庭院春色满园时的环境变化,来衬托丽娘心情的纷繁复杂,写尽“一片断魂心痛”。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气氛的烘托与人物内心活动的探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平凡的景色不再平淡和平板。它的每一句唱词都是精美绝伦的诗,元杂剧语言的本色、六朝辞赋的华美、五代词的绮丽,集合其间,自然真切而又含蓄空灵。
书海浮沉():宋朝对于书报的管制
作者:荛公  来源:深交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管制  《春秋》  王安石  士大夫 
描述:以上是关于宋朝对当时图书刊印发行的管理概略,下面再谈对于报纸的控制。王安石曾把《春秋》比作“断烂朝报”,引起当时士大夫的强烈反对。
周礼制约下的“南”中的情爱
作者:韦丹  来源: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南》  《召南》  周礼  情诗 
描述:南"中的情诗从内容上看深受周礼的制约,情感表达遵循礼的规范,具有节制、中和的审美特征。先周历史文化传统的背景,周初礼乐文明的保留,以及南国地区自然环境的熏陶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