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1)
期刊文章(160)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5)
宗教集要 (120)
地方文献 (28)
地方风物 (6)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123)
2011(24)
2005(3)
1996(6)
1994(8)
1993(3)
1989(5)
1987(5)
1983(3)
1961(3)
按来源分组
文献(4)
文史哲(2)
考古(2)
文艺评论(2)
侨园(1)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滁州学院学报(1)
济宁师专学报(1)
司法改革杂志(1)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
王安石《老子注》
作者:尹志华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老子注》  道家思想  蒙文通 
描述:书集刊》第八期。后由其子蒙默重加核校,载于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的蒙
宋诗简论-“中国文学史稿”
作者:陆侃如 冯沅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王安石  江西修水  北宋  士大夫  政治家  宋诗  简论  中晚唐诗  白居易 
描述:七言诗体而获得成功的作者,值得我们注意。在杜甫、白居易以后写诗的,不能不受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启发。宋代的现实生活也引导诗人们注意农民的疾苦,注意政治的败坏,注意外族的侵略。在宋人的集子中,不管作者是不是著称的诗
中益气话黄芪
作者:刘乃珩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芪  中益气  《神农本草经》  《本草备要》  医药学家  医疗功效  药学专著  本草求真  黄宫绣  中国 
描述:清代黄宫绣著的《本草求真》中,把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根据报道:黄芪第一出陇西。由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审定之后正式命名陇西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大宗药材黄芪、党参、柴胡、板兰根质优量大,畅销全国并出口海外。梁代药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可见,黄芪为陇西地道珍贵药材,并以根条粗大、质坚而绵、粉性足、药用成份含量高而成为芪中精品,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因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用途不断拓展。中国中药50强如扬子、汇仁、中汇、地奥等企业多使用陇西黄芪。红芪、黄芪不但药用价值高,而且是很好的补药,俗称“小人参”,是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名产。黄芪入药膳,颇受人们青睐。因此,日常生活中,用黄芪配江米、党参、山...
宏智觉研究
作者:周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宏智  默照禅  曹洞宗  宋代禅学思想 
描述:多於赞誉。通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其禅学思想,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禅宗的渐修思想与多元化发展的精神风貌。 自日本学者柳田圣山、石井修道先生以来,一些中外学者对宏智觉的生平履历、禅学思想等进行了初步
觉寺开门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觉寺开门
圆明园觉寺
作者:暂无 来源:遵义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圆明园觉寺
觉寺
作者: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觉寺
让“反题”产生效应
作者:王志荣  来源:机电新产品导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面问题  牡丹亭  反题  用兵之道  经营者  江西省大余县  消费者  服务质量  多味花生  假冒伪劣产品 
描述:问题拖大,大
《四部讹》研究
作者:李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四部讹》  胡应麟  辨伪 
描述:皆有对《四部讹》的研究,但都疏于对其辨伪思想的说明。而思想指导实践,胡应麟能有前人所不及的辨伪成就,当是有正确辨伪思想指导的结果。笔者认为“求真”的辨伪思想,不仅产生了正确的辨伪态度保障着辨伪工作
文武双全 身求善
作者:王鑫彪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武双全 身求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