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4)
报纸(158)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5)
才乡教育 (14)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13(25)
2011(28)
2010(31)
2009(31)
2008(21)
2005(15)
2004(13)
2002(13)
1997(4)
1996(3)
按来源分组
基础教育参考(3)
教师之友(1)
教育理论与实践(1)
中学生物教学(1)
当代护士(综合版)(1)
今日教育(1)
东坡赤壁诗词(1)
世纪风采(1)
上海劳动保护(1)
学周刊·理论与实践(1)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标  教育模式  学生  新课程  英语教师角色  教材  当代西方  中介作用  文艺批评  教育发展 
描述:纵观近、当代西方的文艺批评,我们不难看出,对文本的阅读,抑或交流,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作家转移到作品;一次是从作品转移到读者。这两次的转移意义深远。对照我们的教育发展,可以看出:古代的《四书》、《五经》的教育模式,近似于对孔子(作家)的阅读和注重;《新课程》以前的教育模式,特
大爱无悔情至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何涛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张大鹏 2009年9月20日的北京之夜,华灯璀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颁奖晚会隆重举行。一位瘦瘦的来自安徽大别山的姑娘站在领奖台上,面对潮水般的掌声,不禁泪眼朦胧。 25岁的何涛
“照顾好家人,是我应该做的”访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何涛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何涛   一个80后的上海姑娘,为照顾瘫痪的丈夫和婆婆,毅然扎进大别山……当获得全国孝老爱亲模范这一最高荣誉后,她却对记者说:“其实我只是在照顾自己的家人,这些都是我作为子女、妻子
全国道德模范何涛:用青春诠释人间真爱本报记者赵莉文/图
作者:赵莉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半身偏瘫的婆婆接他们的儿子浩毅放学回家 载誉归来的何涛与省妇联副主席李晓黎合影留念 何涛一家三口露出温馨、幸福的笑容   一次朋友聚会让这个80后上海姑娘与六安打工仔相识相恋,为了真爱,她宁可与母亲断绝关系;甜蜜的爱恋刚走过10个月,男友却突遭车祸,几近成为
大别山中孝老爱亲感动中国-80后女子何涛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上海的年轻护士和大别山的打工仔,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小伙车祸高位瘫痪,姑娘辞职陪同回到山沟,一起不被认同的举动;怀孕挺着大肚子,推着板车送爱人就医,还要照顾偏瘫的婆婆,一份不被看好的生活。这些,何涛却都做到了,爱情至上,举动坚定,生活温馨,有人为她感动也有人替她抱屈,她都平静地接受了,她的想法很简单
我省何涛荣获“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她是丈夫一生的“拐杖”祁琳
作者:祁琳 赵莉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场报讯 记者昨日从安徽省妇联获悉,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日前已经揭晓,我省愿做丈夫一生一世“拐杖”的何涛荣获“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称号,她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女同志
祝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何涛:“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六安市裕安区
作者:赵莉 祝亮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祝福语: 看到新中国60年来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昌盛,我内心非常激动,也深受鼓舞。我决心把感受、感动、振奋和压力化作今后工作、生活的动力,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照顾好我的家人,照顾好瘫痪的丈夫,帮助他尽快康复。 在国庆60华诞之际,祝福我们的祖国母亲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退休教师义务普法 二十三载享誉中华 “精神货郎”吴炳才辞世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父亲的离去,令儿女们悲痛不已。 记者 石勇  摄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首席记者刘真记者叶建鹏曾丽妮/文石勇/摄 12月8日15时20分,大冶市一位耄耋老人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在儿女眼中,他是一位苛刻的父亲,教育严格;在众人眼中,他是一位“精神货郎”,积极宣传法制知识,义务普
永不消逝的“精神货郎”——追记大冶市退休教师吴炳才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石日报)记者殷珂 8日15时20分,全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不老的精神货郎”吴炳才逝世,享年89岁。 “一生清贫忙宣教精神财富鉴古今,终身勤勉诲学子关爱之心耀日月”。长长的挽联与低回哀乐,诉说着逝者的崇高与生者的不舍。 在那低矮而又简陋的“吴炳才老师荣誉室”里,他静静地躺着。每一面锦旗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英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  英语  英语  交流  交流  教材  教材  定位  定位  高中  高中  中介  中介  学生  学生 
描述:的教学,侧重于对教材(近似于作品)的解构;《新课程》的提出,可以说是上述最后一种类似转变的标志,虽未得到全方位的实施,但定会向“读者反映批评”一样,在社会上掀起股股热潮,最终得到全社会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