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如何寻找春节营销的差异化表现?
作者:丁邦清  来源:广告导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符  寻找  游子  情味  春风  王安石  时代  差异化  营销  春节 
描述:融洽的气氛一直深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保存着某种亘古未变的特殊意义。
“曈曈日”不作“幢幢日”
作者:余培英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联  记忆  宋代  广州  桃符  引诗  爆竹  风送  日报 
描述:《广州日报》2008年2月19日C20版《关于春联的记忆》一文说: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这里把曈曈日误作幢幢日,诗句就变得不可索解了。
春联探源
作者:暂无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桃符  明太祖  木板  朱元璋  探源  宋代  明代  王安石  后汉书 
描述: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元日》文本细读与教学策略
作者:李卫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爆竹  春节  屠苏酒  引导学生  教学策略  古诗  感情朗读  桃符  元旦 
描述:""元旦"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南北朝梁人萧
习俗·文化·责任
作者:小雨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王安石  文化  习俗  图书馆  父亲  责任  桃符  生活期  大门 
描述:学联,学联之初,因为写作对联探源论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翻开一本本厚厚的典籍,仿佛是敲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小小的春联不仅承载了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期望,更传承着一种悠久的文化。
关于春联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对联  桃符  联作  发展  书写  悬挂  民间  除夕  王安石 
描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语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节日  古代  《元日》  王安石  桃符  春联   
描述: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王安石的新年
作者:张宏宇  来源:前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年  政治理想  熙宁变法  桃符  吟诵  爆竹  白描  表达  保守 
描述: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宋朝的新年里,他用自己美好的心愿,抒发了革故鼎新的政治理想,表达了自己执政变法的理念。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他的诗文颇多揭露时弊
其乐融融话“元日”
作者:陈喜联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屠苏酒  民间习俗  政治家  文学家  爆竹  春节  描写  桃符  新年 
描述:同学们,春节好!本期的"古韵华章"又和大家见面了。时值春节,"古韵华章"要给大家介绍点什么呢?大家请看——《元日》(作品见"开卷语")。知识卡片王安石(1021年~1086年),中国历史
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九)
作者:谷向阳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王安石  七言律诗  宋词元曲  朱熹  新变革  书院  桃符  宋代文人  春联 
描述: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数为五言联、七言联。楹联吸收了词曲的营养,在语言上不断进行着新变革,第四节楹联的发展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在此之前的楹联绝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