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二”接受研究
作者:李敏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  接受  批评 
描述:佛也许是排遣人世苦难和忧伤的另一种途径。于是“南柯梦”、“黄粱梦”这样反映人生无常的梦境便笼罩在知识分子头上,汤显祖的“二”正是用传奇的方式将这两个故事搬上舞台。这两部传奇产生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十年长一朝圆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商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十年长一朝圆 小王英终于能上学了 □本报通讯员 温公宣  11月19日上午,温岭市公安局钓浜边防派出所内笑语阵阵,热闹非凡,辖区永红村村民王春琳夫妻带着10的女儿王英来到指导员张新强
魂惯得有拘检”
作者:佐人  来源:现代领导(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鹧鸪天》  艺术魅力  剥削阶级  世界观  晏几道  宋人  形象 
描述:思想的那一套。世界观仍是旧的,“魂惯得无拘检”,一旦有了适当的温度、湿度,就很快会滋长蔓延开采。很自然地“又踏扬花过谢桥”。走向你梦寐以求的所谓“幸福王国”。
唯其理之是 唯其辞之是——从李绂、方苞评点文的异同再论
作者:张维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苞  李绂  评点  义法说 
描述:以李绂《与方灵皋论所评文书》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李绂与方苞评析文的不同态度,进一步认识方苞“义法说”的实质。方苞的“义法说”的提出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古文创作的要求,但与李绂的古文理论相比
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解读
作者:王雅娟 狄丽英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  王安石  林道  独立人格  中国文化  精神品格  气质  象征 
描述:笔下之竹……无不体现出诗人的人格理想与审美趣味。在众多的景象中,""可以说是诗人们心中
《临川四汤显祖》明日南京预演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早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个演员分饰多个角色,一个演奏者使用多个乐器,一出戏包括汤显祖四部传世之作———昨天,早报记者从江苏省昆剧院获悉, 香港“进念·二十面体”与该院联合制作的多媒体昆剧《临川四汤显祖》将于本周四
《汤显祖与玉茗四》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抚州讯 记者陈青峰报道: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汤显祖与玉茗四》出版,8月7日上午,汤显祖家乡抚州举行首发式,有关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首发式和研讨会,全国各有关高校、理论界专家发来贺信贺电
《临川四·汤显祖》 明日南京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明后两天晚上,汇聚了江苏省昆剧院著名编剧张弘、3位梅花奖获得者和6位国家一级演员的精品昆剧《临川四·汤显祖》将在朝天宫兰苑小剧场上演。 据编剧张弘介绍,在《临川四·汤显祖》中首先登场的是晚年
析晏几道词中“”的意象
作者:冯永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意象 
描述:晏几道以构筑梦境为其显著特色的词,因为语言表达的凝练、情感蕴含的深挚、意境创造的完美,使小令创作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的意象的使用,令晏几道的词作富含词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得与苏轼——兼与王安石比较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宋代  文学  文化 
描述:缘、血缘和情缘的复杂关系,其对苏轼学术渊源的秉承、生活旨趣的趋同和文学创作的规模,无不渗透出一股浓浓的“景苏”情结。相比较而言,叶得与王安石之间没有这样的复杂关系和特殊的“情结”,不过,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