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787)
期刊文章
(1123)
学位论文
(46)
会议论文
(33)
图书
(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85)
非遗保护
(55)
地方文献
(31)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9)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4)
按年份分组
2014
(319)
2012
(516)
2010
(203)
2008
(140)
2007
(111)
2002
(73)
2001
(49)
2000
(29)
1999
(14)
1984
(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81)
抚州师专学报
(39)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中国哲学史
(5)
韶关大学学报
(2)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钟山
(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礼
隐士
中国古代思想史
礼顺人情
周礼
唐初
超越
《诗》
乐
伦理
一致于法
利益
土地兼并
《礼论》
礼论
制度
李觏
《周礼》
“礼”教下于庶民
汉字
大义
礼顺人欲
中国
大同理想
信仰危机
孔子
太守
周礼致太平论
僭越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李秉礼】搜索到相关结果
3001
条
李
觏文化观的平民情绪
作者:
朱人求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观
李
觏
礼
平民情绪
儒学
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
李
觏是第一个自觉地以“文”指称“文化”的思想家。他的文化观是以
礼
论为核心,以平民价值为取向,以康国济民为目的的儒家淑世主义文化观。
李
觏以其对
礼
文化的系统建构和平民关切在中国儒家思想
书
秉
金石
李
瑞清
作者:
王立民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门下。
李
瑞清是我国近现代金石大师,我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陈振濂先生称他为「第一位值得纪念的艺
李
觏的义利观及其历史影响
作者:
周小花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李
觏
义
义
利
利
王道
王道
霸道
霸道
礼
礼
描述:
李
觏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 ,提出言利求欲 ,只要符合“
礼
”的规定 ,是利于人生 ,合乎人情的。在统治方式上 ,
李
觏一反儒法两家将王道、霸道截然对立的做法 ,坚持王霸并用。
李
觏的学说对后来的学者产
冷寂无声,水流恒久——怀念刘衡
作者:
李
辉
来源:
作家文摘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009年刘衡老人走了,享年88岁。一个老记者,永远放下了手中的笔。除了十多位亲属,前来吊唁的只有五位单位同事。偌大告别厅,显得空空荡荡。她生前说自己的丧事要从简,但没有想到竟如此冷寂,真让人感到凄凉与感伤。不过,这又有什么呢?她留下遗嘱,把遗体献给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用。对于她,身后的一切世俗
好媳妇王英 家人高兴我就幸福
作者:
李
兵
来源:
渭南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李
兵 王英,今年28岁,家住潼关县桐峪镇
李
家村七组。家中共有7口人,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儿子。爷爷和奶奶如今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并且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婆婆
李
觏的“
礼
论”思想
作者:
姜国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李
觏的“
礼
论”思想
李
觏的“
礼
”
作者:
付胜国
罗伽禄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
觏
“
礼
”
礼
论
王安石
庶人
平土
封建统治
土地兼并
法制
总体范畴
描述:
礼
”的
李
覯《
礼
论》中“
礼
”之思想考论
作者:
刘宝强
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礼
论》
“
礼
”
“
礼
之本”
“
礼
之三支”
“
礼
之四别名”
描述:
"
礼
"之思想在现实社会仍有一定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
觏《
礼
论》中“
礼
”之思想考论
作者:
刘宝强
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礼
论》
《
礼
论》
"
礼
"
"
礼
"
"
礼
之本"
"
礼
之本"
"
礼
之三支"
"
礼
之三支"
"
礼
之四别名"
"
礼
之四别名"
描述:
“
礼
”之思想在现实社会仍有一定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
觏
礼
论思想研究
作者:
李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
觏
礼
论
北宋中期
伦理思想
描述:
著作及
李
觏
礼
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论述了
礼
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第三、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主要对
李
觏
礼
论思想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最后一部分对
李
觏的
礼
论思想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