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09)
期刊文章(1079)
学位论文(40)
会议论文(36)
图书(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51)
非遗保护 (56)
地方文献 (30)
红色文化 (12)
地方风物 (12)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7)
按年份分组
2014(332)
2013(233)
2010(196)
2008(137)
2003(60)
1994(14)
1990(31)
1985(20)
1984(14)
1982(13)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403)
温州日报(3)
中国质量报(3)
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
渭南日报(1)
作家文摘报(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新农合征文“网上稽查”核实参合患者江苏省丰县卫生局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江苏省丰县近两年通过实施住院补偿网上确认制度,使新农合稽查管理从繁重的现场稽查迈上了网络稽查、网络监控的台阶。 形势需要网络帮忙 我县的参合人数多,定点医疗机构分散。住院病人逐年增多,已由新农合启动之初的1.5万多人次增至目前的4万多人次,补偿金额也由原来的不足千万元增至目前的近亿元。如此多的住
吴与和崇仁学派研究
作者:邹建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明代心学  崇仁学派  哲学思想 
描述:随时体认天理;而吴与的养良心与陈献章“养端倪”、王守仁的“致良知”存在一致性。围绕着敬、静,吴与提出静时敬、陈献章主静、胡居仁主敬、林主静养动应,魏校提出敬做主宰,夏尚朴提出敬自静。吴与弟子(陈
论吴与耕读教育思想
作者:付忠莲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  耕读教育  小陂书院 
描述:吴与为明代理学开山人物.他创办小陂书院,倡导耕读教育思想,培养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其耕读教育形式独特,内涵旨在立德进德.多为弟子所继承和发展,意义影响深远.
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富
作者:李桂兰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富
与北宋的御夏政策
作者:周莲弟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王安石  元昊  《全宋文》  《简明西夏史》  《宋会要辑稿》  公元  澶渊之盟  《宁夏社会科学》 
描述:作者对北宋时期历仕三朝(仁宗、英宗、神宗)的著名的政治、外交、军事家富的御夏策略作了详尽的描述,这使我们对北宋御夏伐夏的过程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对我们制定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作用
三朝宰相富的政治风采
作者:余敏辉  来源: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辽兴宗  王安石变法  文彦博  《续资治通鉴长编》  神宗  “新政”  契丹  欧阳修 
描述:历任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初为谏官,屡次极言进谏,大胆抨击时政;并多次出使辽朝,不辱使命;后与范仲淹倡言新政,保国利民。晚年阻挠王安石变法、称疾引退、不愧为北宋中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称
吴与的教育思想和明代心学思潮
作者:朱汉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  明代心学思潮  成圣  学工  圣贤  《日录》  工夫论  朱熹  教育思想  兼采朱陆 
描述:(《明儒学案》卷一,《崇仁学案》)。
吴与对朱熹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吴发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  朱熹  理学 
描述:吴与是明初理学代表人物之一,与明初著名理学家薛瑄并称南北两大儒。吴与的理学一承朱熹理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道德生命的实践者-吴与的学行
作者:杨菁  来源:国文学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  明代理学  敬静  陈白沙 
描述:吳與(1391-1469)為明代理學家,他的學說繼承北宋以來的理學思想,重視下學的實踐之功,以及「敬義夾持」、「靜時涵養」、「動時省察」等修養方法,又以涵養本心為學問宗旨。一生努力實踐,樹立人格
论吴与对陈献章之影响
作者:张运华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  陈献章  心学  静坐 
描述:吴与的学术成就导引了明代中期心学思潮的兴盛,深刻地影响着陈献章创立的江门学派和王阳明的"王学"。从陈献章心学思想的形成及人生历程看,吴对他的影响主要在于:接受儒家思想渊源的系统知识,学习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