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朱熹《周礼》学研究
作者:周慧珺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周礼  礼学 
描述:朱熹是南宋儒之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在很多领域对后之学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朱熹的《周礼》观,对理解朱熹的礼学思想颇有参考价值,对学界关于《周礼》的争论也是种推动。
朱熹与史学
作者:漆侠  来源:历史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朱子语类》  浙东事功派  司马迁  古代史学  《左传》  《史记》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资治通鉴纲目》 
描述:朱熹与史学
朱熹与“鹅湖之会”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  朱熹  铅山县  学术争论  书院  南平市区  吕祖谦  中国学术思想史  福建 
描述:山下,后人称此院为"鹅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初,当时的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大师陆九渊及其季兄陆九龄在鹅湖寺举行了学术争论,这就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喜欢朱熹
作者:肖晴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程朱理学  赵汝愚  两宋时期  思想学派  唐仲友  刻书  道教学  吴澄  庆元党禁 
描述:几年家乡修谱的时候,往上推竟能接到吴澄那儿,真是高兴了好一阵子。吴澄虽是元代人,但他却是朱熹的再传弟子,继承了程朱理学的衣钵。要知道,程朱理学源远流长,两宋时期就有融合佛学、道教学说而形成的儒家思想
叶适的经学评论与理学批判
作者:朱汉民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学记言序目》  孔子  道学家  《周礼》  经学  道统论  研究考证  “太极”  学术史  《论语》 
描述:叶适的经学评论与理学批判
经学视阈下的荆公新学论略
作者:高明峰  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荆公新学  王安石  经世致用  道德性命  杂糅百家  解字通经  穿凿附会 
描述:上地位而言,一方面终结了汉唐注疏之学,确立了以《三经新义》为代表的义理之学;另一方面,掀起研治道德性命之学的风潮,为宋学的转型,即由义理之学转向性理之学作了铺垫。
经学浅释(三)
作者:陈安  来源:商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学  朱熹  汉学家  王安石  欧阳修  宋代  汉代  清代  宋元  宋明理学 
描述:国学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宋学宋学与汉学其名始见于《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清代乾嘉时期研经者自称汉学家或朴学家,意为直承汉学,不习宋学,故将汉代与宋代之经学道统划分为汉学与宋学。其传承年表如下:
宋代巴蜀经学述略
作者:舒大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巴蜀  魏了翁  古文  范祖禹  王安石  春秋  南宋  北宋  朱熹 
描述: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时代,也是蜀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巴蜀的学术文化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继承还是创新,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处于前所未有、后无来者的最佳状态。对于宋代蜀学的许多方面,已有蒙文通、吴天墀、胡昭曦、张邦炜、刘复生、蔡崇榜、李文
朱熹与陆九渊德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杨露 董伟  来源:世纪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德育思想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均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作为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道德教育也都十分重视。两位思想家的德育理论体系不仅对宋代德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德育发展也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廖平经学六变时间略考
作者:黄开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廖平  经学  六变  二变  略考  三变  古学  年谱  1897年  《周礼》 
描述:廖平经学六变时间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