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与褒禅山
-
作者:王国刚 来源:少儿科技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地下河 洞内 洞壁 导游 探洞 返回 头顶 怪兽
-
描述:王安石与褒禅山
-
寻踪褒禅山
-
作者:黄东成 来源:牡丹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 陶渊明 欧阳修 游踪 含山县 湖南常德 世外桃源
-
描述:多了,褒禅山太小了。有了黄山,其他景点自然比不过。去的游人少了,慢慢就不出名了。女儿提议,让我务必带她沿着王安石的游踪,到褒禅山去实地考察一番。
-
褒禅山散考
-
作者:陈友冰 钱德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含山县 相对高度 中学 十三年 华山 阳山 马山 至和元年
-
描述:近几年来,外地不断来信询问褒禅山的有关情况,为了搞清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最近,我们伙同含山县教育局、褒山中学的几位同志到褒禅山作了一些考查,现将考查的情况整理成这篇“散考”,以飨询者并就正于高明。
-
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
-
作者:张建平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课堂实录 中学 语文 课堂讨论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一课。在疏通字词、通读全文之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王安石一起游褒禅山,怎么样?当然,我们一边游山,一边还要揣摩课文的立意选材。
-
褒禅山上谜对谜
-
作者:高扬 来源:故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字谜 瑰丽 景色 北宋 险情 道路 欣赏 山洞
-
描述:北宋年间,一天,王安石约着几位诗友去游褒禅山。他们举着火把进了一座山洞,洞中的道路崎岖难行,处处隐藏着险情,可是他们鼓起了勇气,欣赏了洞中瑰丽神奇的景色。出得洞来,王安石感慨万分,制了一个字谜让诗友
-
《长生殿》主题的深层意蕴和现实意义
-
作者:王季思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深层意蕴 现实意义 兴亡之感 杨玉环 洪升 双重主题说 《牡丹亭》 《桃花扇》 主题思想
-
描述: 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看,我同意双重主题说,不同意主题分裂论。 这双重主题一是家国兴亡之感,一是儿女离合之情。至于谁是主,谁是次?谁是借,谁是寓?见仁见智,可以争论。比之《桃花扇》,明显可以看出《长》剧是“借兴亡之感写儿女之情”,跟《桃》剧的“借儿女之情写兴亡
-
“新郎官”古今意不同□刘绍义
-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众所周知,如今的“新郎官”是指刚刚结婚的男子,与“新娘”相对称,合起来称为“新人”。但在古代,“新郎官”却是指新科进士,类似于现在刚刚录取的“公务员”。
要说这些,还要从古代的“郎”字说起。我们知道,“郎”在古代,是指年青的男子或者是对男子的敬称。 ”李白家喻户晓的 《长干行》中就有:“郎骑竹
-
意趣论对明代戏曲理论的影响
-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明代戏曲 绘画理论 主题思想 王维 芭蕉 现实世界 艺术形态 象外之象
-
描述:“任何艺术形态均是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生、发展和成熟的。因而亦就必然受其所孕生的文化精神的影响。”“意”、“趣”原是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源远而流长。明代戏曲理论家对它们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一是
-
湯显祖的文学思想——意、趣、神、色
-
作者:黄天驥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思想 文学作品 作家 杜丽娘 复古主义 形象 思想性 生活 公安派 形式主义
-
描述:一 湯显祖能够写出一系列优秀的剧作,絕不是偶然的事。这除了他能同情人民疾苦、不滿封建乱敎,以及具有高明的艺术技巧之外,还和他的文学思想有关。本文准备专就他的文学見解,作初步的探索。
-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意、趣、神、色
-
作者:黄天骥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文学思想-意、趣、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