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4)
报纸(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8)
地方文献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5)
2011(3)
2001(4)
2000(1)
1996(3)
1994(7)
1987(3)
1986(2)
1961(1)
按来源分组
财会月刊(4)
中国土地(2)
中医药通报(2)
中国社区医师(2)
道路交通管理杂志(1)
当代法学(1)
消防科学与技术(1)
人民教育(1)
甘肃社会科学(1)
税收征纳(1)
小资料
作者:卞慧  来源:诗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诗歌  诗经  周礼  事件  引用  叙述  大师  河南  最早 
描述:(一) 赋、比、兴是我国诗歌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最早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师》篇,《诗经》的《大序》引用了。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叙述事件,直接说出。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中秋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古代历法  民族传统节日  习俗  周礼  家人  秋季  农历  赏月  最早 
描述: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
中秋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古代历法  魏晋  周礼  秋季  农历  最早  第二  月亮  传统节日 
描述: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
中国水井:正在消逝的物象
作者:于翔汉 陈陆 任红  来源:中国三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形字  滕文公  周易  孟子  卦象  周礼  四邑  水井  最早  户籍制度 
描述:井,象形字,最早见于《周易·井卦》。井的卦象,上为水,下为木。《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九夫为井
扬州走出中国最早女记者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钱艺兵 “吾国女界能以文字托业于新闻,影响政局,启迪人群者,当推刘女士韵琴始矣。”这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中国新报》记者陈荣广对刘韵琴的盛赞。 刘韵琴,名羽诜,清光绪九年(1883)出生于时扬州兴化的一个书香家庭。祖父为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为胡适父亲的老师;父亲刘展程,清光绪元年的举人。韵琴
我国古代最早的信用机构
作者:智民  来源:金融信息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用机构  还款期限  混合机构  《周礼》  古籍  用途 
描述:我国古籍《周礼》中载有“地方泉府”。“泉府”是一个既管国家财税,又为民间办理赊贷的财政与信用混合机构。其赊贷期限因用途而异,如为祭祀而借钱,还款期限为10天;如为办丧事而借钱,期限最长可达3个月。从其办理赊贷讲,这个“泉府”可算是
我国木材科学的最早记载
作者:刘治国  来源:新疆林业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材科学  手工业生产  末篇  工艺程序  造车  系统记录  《考工记》  注疏  《周礼  春秋末期 
描述:《周礼注疏》末篇《考工记》,是春秋末期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特别是西周以来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记录和总结。其中在伐树、用材、干燥、制造车辆的工艺程序及技术规范等方面,讲述了一定道
井田制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
作者:文津  来源:中国土地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制  《周礼》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赋税  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制度  道路系统  古文献  相地而衰征  有效管理 
描述:,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井田制。按照古文字的考释和古文...
中国最早的政党应是中国同盟会
作者:李君能  来源:唯实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  兴中会  世界政党  依靠力量  资产阶级政党  中国近现代  小资产阶级  会党  政治纲领 
描述:织的兴中会,其会员成分虽然是中、小资产阶级,但华侨占70%以上,它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华侨中和堂,致公堂以及国内广东、两湖、江浙的一些会党。可以说兴中会是资产阶级和会党的联盟。因此,它存在着旧式会
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最早尝试
作者:高战胜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实践  心理学  河南省  安阳市  《周礼》  神明裁判  借鉴意义  司法审判  作用问题  中国历史 
描述: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最早尝试中国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在长期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作用问题,并经长期积累,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最早见之于《周礼》中的“五听”:(一)辞听。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