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0)
报纸(38)
学位论文(14)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9)
地方文献 (40)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27)
2012(32)
2009(23)
2008(8)
2002(13)
2000(9)
1999(13)
1992(6)
1985(11)
188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
牡丹(2)
书品(2)
语文知识(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中学生天地(C版)(1)
语文世界(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新闻爱好者(1)
北宋曾巩的文学成就与价值
作者:马慧珍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文学成就  价值 
描述:曾巩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学领域贡献卓著,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其作品的文学价值非凡.本文拟从曾巩的诗歌、散文、校书三个方面的文学成就来探析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个人贡献与价值.
文化人志在圣贤——读传纪文学《何澄》
作者:寓真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寻找回一个文化人 何澄其人,一生涉历诸多领域,业绩非止一端,然归根到底,他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的读书人。何澄也是一个几乎被忘却了的文化人。苏华、张济两位作家经过艰辛的钩沉,蒐集大量资料,撰成《何澄》这部传记,终于使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埋没的文化人的形象,展示于读者面前。 何
辗转于三教之间:由《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文学倾向
作者: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童心说  童心说  杜丽娘  杜丽娘  罗汝芳  罗汝芳  晚明  晚明  王思任  王思任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王阳明  王阳明  心学理论  心学理论 
描述:汤显祖生在一个戏剧繁荣的时代,因其创作成果丰硕,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早年师承罗汝芳,兼容王阳明心学理论、李贽的"童心说"以及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主张,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宗
燕赵的豪侠:刘绍棠“运河文学”形象与京剧行当
作者:崔志远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北运河  类形象  新时期  文化性格  京剧  行当  燕赵风骨  人物性格 
描述:刘绍棠在20世纪50年代便蜚声文坛,形成了诗情画意的创作风格,被视为"荷花淀派"的"掌门弟子"。新时期复出的刘绍棠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构建起他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该体系着意书写运河滩粗犷豪放的男子和多情重义的女子,发掘勇
刘诜、刘岳申与元中后期庐陵文学
作者:李超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庐陵  刘将孙  江西文学  文风  中后期  欧阳修  文学观念  虞集  欧阳玄 
描述:元中期馆阁文臣虞集等在推行平易正大盛世文风的过程中,对宋末元初以庐陵作家为主的江西奇崛文风的批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界对这些批判言论已多有关注,并且有庐陵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为代表的"江西文派"的探讨①。但是相对应的,江西文人尤其是
戏曲作家应有的素养:在戏曲文学研究生班的讲稿
作者:安葵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戏曲创作  剧作家  素养  作品  创作规律  关目  题材  汤显祖  西厢记 
描述:样的素养呢?简单地说,应该有慧眼、诗情、巧思、匠心、妙笔。
以科研促教学: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文学史  红楼梦  科研促教学  汤显祖  作品思想内容  戏剧  清代小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描述:不教,授学生以治学的方法元明清文学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了解它,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教学的需要,又不得不思考有关的问
叶小纲:文学意境打开创作之窗 将创作歌剧《牡丹亭》 力求无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5月21日,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当天由张艺执棒国家交响乐团上演了叶小纲(见图)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临安七部》和《共和之路》两部近年新作令人耳目一新,前者充满中国古典诗词的文人意趣;后者则是咏颂百年辛亥,其大气磅礴,壮怀激烈,令在场观众为之震撼。 国
试论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读汪榕培英译《牡丹亭》
作者:杜丽娟  来源:琼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本  《牡丹亭》英译本  文学典故  文学典故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描述:本文结合汪榕培《牡丹亭》译本在文学典故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提出一些看法。
李浩:文学中的转型作家中的取暖赵枫莲
作者:暂无 来源:沧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浩是沧州人,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现在担任河北作协《长城》杂志副主编的他,很愿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沧州、喜欢沧州。可以说,李浩在担任这一工作后,对家乡的感情比以前更加深厚。 他对家乡的记者们说:“在活动报道的当天下午,我就向好多外地朋友介绍沧州,希望沧州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他本人,每次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