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1)
报纸(62)
学位论文(7)
图书(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6)
才乡教育 (5)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2)
2013(13)
2012(13)
2010(11)
2006(7)
2005(12)
2004(6)
2003(7)
1999(4)
1995(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
濮阳日报(1)
光明日报(1)
城市信报(1)
云南日报(1)
观点(1)
医药世界(1)
文汇报(1)
荆门晚报(1)
韶关学院学报(1)
三《》名义考
作者:刘运兴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归藏  周代  坤乾  渊源关系  周礼  题名  直接影响  郑玄  左传 
描述: 所谓三《》,即《周礼·太卜》最先揭举的《连山》、《归藏》、《周易》。这里所说的《周易》,就是今本《周易》中的《易经》部分。三《》名义乃千古聚讼疑案,历代学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直接影响
李觏的《论》
作者:余敦康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义理派  明体达用  象数派  《春秋》  范仲淹  庆历新政  易学思想    《易传》 
描述:李觏的《论》
法新评
作者:王盛恩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会要辑稿  大商人  王安石  中小商人  熙宁  城市居民  《宋史》  食货  贱买贵卖 
描述:法新评王盛恩市法是王安石变法活动中的一条重要法令,它的颁布和推行,不仅成为朝野注目的中心和士大夫议论的焦点,而且引起了王安石的第一次罢相和变法派内部的分裂。自熙宁年间以来,对市法的评议
三论《归藏
作者:王兴业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藏》  六十四卦  《说卦》  八卦  卦序  《周礼注》  九宫八风  《连山》  《周易》  三论 
描述:作者从《归藏》真伪入手,通过考察《归藏》及《说卦》有关论述、比较《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系统地阐明了《归藏》卦名、卦象、卦序等等问题,提出了《归藏》不伪、在魏晋时还未遗失,《归藏》有三种
“文章当从三
作者:徐逊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约    文心雕龙  写文章  文学家  史学家  时流  文理  刘勰  南朝 
描述:,诗文兼善。当时,刘勰著《文心雕龙》,“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自贵盛,无由自达,乃自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梁书·刘勰传》)。《文心雕龙》得到沈约的赞赏,才为时人重视。由此可见沈约十分精通文理,在当时文坛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沈约一生著述很多,有《宋书》、
瓷窯博
作者:曹新民  来源:陶瓷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景德镇瓷  瓷窑遗址  王安石变法  瓷器  《宋会要辑稿》  浮梁县  商业贸易  商税    青白瓷 
描述:略》。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
本色文茹
作者:李毅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色  拍卖公司  太平洋  国际拍卖  诚信  员工  有限公司  女性  老板  企业 
描述:京城拍卖业内,文茹的名头可谓响亮。有多少件古董珍玩经她之手实现了价值,又有多少位困顿之才仗她之助改变了人生?有着一片博爱之心的她,用一双慧眼知人、助人,识才、爱才。在人生的金秋,她把一片金黄洒向
孔子学考论
作者:郭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鲁论》  《周易》  孔子  《齐论》  《史记》  《系辞》  占筮  《汉书·艺文志》 
描述:孔子学考论郭沂从《论语》版本源流看,《古论语》早于《鲁论语》,而后者不过是前者的改编本,故“五十以学《》”的“”字,当依郑玄“从《古》”。“《鲁》读”为“亦”系流传过程的笔误。“加我数年”章
在元代的发展
作者:梁韦弦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学启蒙  周易本义  元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宋代易学  朱熹  易学史  象数学  吴澄  具体内容 
描述:学发展一般状况的概括也较为明朗。元代的易学是宋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要对宋兴衰变化的历史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对于元代易学的具体内容及其一般状况的了解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至目前人们在这
论陆九渊的《》学思想
作者:杨月清  来源:延边大学东疆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易学思想  心学  本体论  工夫论  古代哲学 
描述:环节,都是中国哲学在宋明时期具备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陆思想不仅集中体现了陆九渊的儒家一贯立场,而且更加反映了他的心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