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拆字诗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朝  古木  山风  日月  黄鹤  南宋  郎中 
描述:拆字诗
试论罗钦顺思想的影响
作者:胡发贵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钦顺  明朝  气本论  哲学  黄佐  徐问  李经纶 
描述:作为“江右”大儒和明中叶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罗钦顺以其坚定的宋学立场和气本论而享誉于当时的学术界,他的思想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还跨出了国门,远届日本,赢得了东瀛学者的高度评价。
阜成门,走煤车的西大门
作者:花信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门  煤车  防御系统  《周礼》  明朝  城门 
描述:明朝正统时期整修了京城城门,使之成为一套军事防御系统,牢牢镇守京师的西大门,并将其原名平则门改为阜成门。“阜成”一词出自《周礼》:“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意在彰显明朝统治者君lI
今日歌
作者:宋浩浩  来源:扬子江诗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流水  云中  黄鹤  相忘  明朝  名利 
描述:今日歌
侧面揭示明朝衰亡原因青年作家李浩白出版《抗日援朝1592》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青年作家李浩白创作的《抗日援朝1592》一书日前由重庆出版集团推出。著名学者王立群在该书序言中说:“《抗日援朝1592》可以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享受中,去了解万历援朝平倭战争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弥足珍贵的历史。” 有评论指出,1592年爆发的抗日援朝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中日决战。丰臣秀吉几
觉醒者、叛逆者、卫道者:论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
作者:包秀珍 成曙霞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叛逆者  觉醒  时代  思想  明朝  复杂性  社会状况  民心  生活 
描述:吕坤在《去伪斋集》中曾这样描述明朝中晚期的社会状况:“民心如实炮,捻一点而烈焰震天;国势如溃瓜,手一动而流液满地。”而汤显祖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清明时节两纷纷
作者:安广禄  来源:民间文学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有德  千家诗  清明  明朝  清朝  王安石  官吏  人名  物件  子房 
描述:明末清初,北京城里有个叫张文宣的人,原来是明朝的官吏。清军攻占了北京后,张文宣立即投向了清朝,他也失了气节,一直受人讥笑。有一天,张文宣受他侄子张有德、乡人袁大成之邀赴宴。酒至微醺,张有德倡议行酒令
扫帚星倾败胡布政
作者:周绍祖 熊步成 熊治安  来源:山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政  云南昆明  长江口  新昌  江西  万历年间  改朝换代  金银珠  明朝  百姓 
描述:不自禁,第二天便调转船头,开进赣江,逆水而上,进入锦江,向新昌进发。就这样,发了一笔天大的横财。
昆剧《牡丹亭》的当代解读
作者:金鸿达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汤显祖  明朝  戏剧剧本  结尾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人物形象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称得上是明传奇的扛鼎之作。关于《牡丹亭》的研究、争议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从舞台演出的历程与形态看,《牡丹亭》也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在中国的剧坛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剧本像《牡丹亭》那样在舞台上几乎不间断地被
汤显祖《郑公神道碑》浅析
作者:罗兆荣  来源:戏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郑公神道碑》  郑秉厚  碑文  明朝  人格志向  仕途境遇  遂昌县 
描述:汤显祖《郑公神道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