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新学”名称由来
作者:熊凯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新学”  名称由来    近代以来  荆公新学  官学化 
描述:学官学化有何关系?显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探讨王安石的学术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学界对此涉及较少。方笑一先生最早在《北宋“新学”名义论》中指出:“‘新学’一词在王安石的时代已成为其一派学术的专称
论王的《诗经》学成就
作者:李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辑佚  辑佚  《诗》地理  《诗》地理  考据  考据  义理  义理  文献学  文献学 
描述:之作。这两种力量时有消长,不断融合,使得宋代的《诗》学研究呈现出流派众多的特点,如经世致用派、废序派、守序派、心性学派、名物考据派等,在众多的研究者中,也有不少贯通大儒。王作为南宋末期的学术殿军
的词科学与文学
作者:刘珺珺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学宏词科  博学宏词科  词科学  词科学  文学  文学  考古  考古 
描述:本文以博学宏词科考试为切入点,研究宋末学者王的词科学造诣和文学研究特点。通过对他专心于知识编目、文词考古,以文献学治词科学和文学的学术特点的探索,可以了解他是如何化虚文为实学,实现文、学互动的。
郭绍虞《宋诗话误一则
作者:高燕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话  郭绍虞    《冷斋夜话》  黄庭坚  曾巩  王安石  江西 
描述:话》卷6曾载潘兴嗣与曾巩、王安石交往之事。曾巩《元丰类稿》卷5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是曾巩知洪州前寄给潘兴嗣的。然曾巩知洪州所作的推恩状,与《江西通志》说法不一。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
由隐居而出仕:王及其后裔在元代的人生轨迹
作者:钱茂伟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浙学  元代浙学      王昌世  王昌世  王厚孙  王厚孙 
描述:元朝宁波著名的王氏家族,经历了王、王昌世的隐居生活,王宁孙的欲出而止,王厚孙的入世尝试的转型。王祖孙三代的历史,正好是一部元代宁波士人历史。通过他们三代行迹的考察,可以一窥当时南方士人
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兼评段玉裁对“读为”
作者:楊天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郑司农  《周官解诂》  "  读为"  段玉裁的界定 
描述:并非都是用以解释通假字的,情况十分复杂,真正用以解释通假字的,仅42例,只占全部字例的35%,此外还有多种情况。这说明在郑司农那个时代,训诂术语的创制和运用还很不规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说明,段玉裁对汉代训诂术语的界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并不完全符合汉代训诂学的实际,因此不可盲目信从。
南宋社会文化学家王仕履系年考释
作者:龚延明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化学家  社会  考释  系年  仕履  南宋  《困学纪闻》 
描述:十九岁登进士第踏上仕途为迪功郎某县主簿,至五十三岁官至朝请大夫(从六品)、权礼部尚书(正三品)兼摄吏部尚书兼给事中(正四品)、兼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鄞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止,这二十五年间的升官图,并考订其每任时所带诸种官衔,如寄禄官阶、职名、差遣、兼职、俸禄、勋、爵等等,并按年予以编排;二是对每任官衔所包含的内在意义予以注释。
胡锦涛邀请吴伯雄今日访京 国民党透露“吴会”将敲定下次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李军)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之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今天率团开始大陆访问行程。 吴伯雄今天率领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吴敦义、蒋孝严、政策会执行长林益世、副秘书长张荣恭、文传会
杳如黄鹤无踪迹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元  崔颢  生平  诗歌创作 
描述:笔者将崔颢的作品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更深一步解读了作者的生平和思想。
王益同志生平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益同志1917年12月20日生于江苏无锡,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至1938年,先后任上海新文字书店经理、上海新知书店出版科科长、新知书店广州分店和上海办事处经理。1935年至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抗日武装自卫会、中文拉丁化研究会、上海市救亡协会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