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虞集诗歌唐复古之风
作者:邓锡斌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诗歌  唐复古 
描述:虞集诗歌主张"唐复古",既是出于乡学及师学的诗学渊源,也是时代更替,革新宋诗的要求,更是虞集自身博采众长,亦此亦彼的个人诗学取向的实践结果;具体体现则在于:一是诸体皆备尤长七律七绝,诗歌风格间学李
剧作家,首先应是一个诗人:为禺诞辰100周年而作
作者:刘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剧作家,首先应是一个诗人。这是两名著名的剧作家——禺和易卜生讲过的话。易卜生说:"我主要是一位诗人"。禺说:"写《雷雨》是在写一首诗"。可是,很多时候,人们对他们的话似乎并没有理解,也没有
中国历代吴康斋研究综述(1460-2010)
作者:邹建锋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吴康斋  明代  清代  儒家  综述 
描述:代内地学者多从明代心学史的早期启蒙地位评价康斋,如蒙培元认为康斋是明代心学的直接发端者,唐宇元突出康斋对王学产生的催生作用,步近智、张安奇肯定其对明代朱学到心学转变的促进意义;海外学者对吴康斋在明代
清词中的明代戏曲题咏和评论:以《牡丹亭》为中心
作者:谢永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清词  《牡丹亭》  题剧词  文体互参  批评文学  批评方法 
描述:般情形.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又可以发现,清词以多种样态题咏和评论戏曲作品,既是历代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文体互参现象在清代词坛上的延续,又体现出能够成为一种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所应具备的价值,为部分剧作的经典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明代名医李梴论治症积病症的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谭春雨 沈启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症积  李梴  瘀血  痰积  气结  阴虚  阳虚 
描述:结、痰凝三端论治。方药上创造倡导大七气汤、退黄丸、阿魏撞气丸、通玄二八丹、消块丸、增损五积丸、纂积
明代戏曲插图中的白描艺术探微: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
作者:王春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插图  戏曲插图  白描  白描  线条  线条  构图  构图 
描述:钱南扬校点的《汤显祖戏曲集》采用臧懋循刊刻"玉茗堂四种曲"中的插图,其插图能够代表明代戏曲插图的风格和水平。其中《牡丹亭》的插图人物生动,山水如诗,描绘精细,用笔潇洒,本文以《牡丹亭》戏曲插图为例
明代父子御医龚信与龚廷贤的医学伦理思想
作者:曹志平  来源:职大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信  《古今医鉴》  《明医箴》  《庸医箴》  龚廷贤  《万病回春》  《医家十要》  《病家十要》 
描述:伦理思想有许多是以前所没有的,如医患平等的观念、医生的名利问题,表现出功利主义色彩的一面。这实际是明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折射,体现出明代医学伦理道德的新特点。《古今医鉴》的《明医箴
旧上海公馆马路上的一起惨案刘绍
作者:暂无 来源:保定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提起公馆大马路,老上海都知道,那是指现今金陵东路西藏路朝东的一段。一百三十多年前,法国侵略者在上海开辟法租界,第一任法国领事敏体尼就在这条路上买屋设立领事馆。这条路被法国人称为“领事馆路”。而当时的中国人称外国使馆为公馆,便叫这条路为“公馆马路”。后来,这条马路上市面
邓显鹤与道成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
邓显鹤与道咸宋诗风的形成
作者:周芳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显鹤  江西诗    曾燠  程恩泽 
描述:南风雅的曾燠的诗文往来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二是在与程恩泽的交往中通过诗文唱和影响程恩泽的诗学倾向,程恩泽再凭自身高位促使宋成为趋势并占据诗坛主流,完成诗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