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懿典与汤显祖书六通考述
-
作者:汪超宏 来源:文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考述 二十年 十三年 徐朔方 明万历 太常寺 北京大学图书馆 嘉靖 学士
-
描述:。生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
-
吴梅戏曲题跋(上)
-
作者:暂无 来源:文献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刻本 图书馆 明万历 长洲 汤显祖 诚斋 题跋 冯梦龙 元剧 临川
-
描述:吴梅(1883——1939)字瞿安,或作臞菴,别号霜厓,亦自称老瞿。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词曲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平生藏曲甚富,其书多数现存北京图书馆。今择其题跋,加以标点,在《文献》上发表,以供治曲者研究参考。
-
花零余香存 回首情更深:周亮工《舟中与胡元润谈秦淮盛时事次
-
作者:平志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青楼女子 秦淮河 金陵 诗歌 明万历 四十年 时事 情感 人格心态
-
描述: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一字減斋,号栎园,学者称栎下先生。其先世居白下,至祖父游大梁,遂定居开封。明万历四十年(1612),亮工生于金陵祖居,并在此度过了
-
周亮工与潍县
-
作者:刘秉信 谭先民 来源: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十三年 明万历 四十年 明末清初 崇祯 清军 开封市 学者 金溪
-
描述:。崇祯六年
-
《牡丹亭》传奇现存明清版本叙录
-
作者: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索书号 中国国家图书馆 省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明万历 汤显祖 刻本 师范大学图书馆 传奇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的传奇名著《牡丹亭》自问世以来,在明清两代流传极为广泛,现存版本即不下50种。但是各种公私书目记载颇为混乱紊杂,甚或难以凭据。兹据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等书所录,参考
-
论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
作者:解玉峰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演出 中国民族戏剧 中国戏剧 历史演进 明万历 戏曲研究 寻梦
-
描述:中国民族戏剧的演出,就其形态着眼,可略分为两类:一为全本戏,一为折子戏。全本戏,又称本戏、正剧,全本戏所演故事大都情节曲折、首尾完整;折子戏,有散出、散套、杂单、杂出等不同称名,相对全本戏而言,其情节表现大都是片断性的、不完整的。折子戏大都是从全本戏中脱离出
-
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
-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弋阳腔 高腔 江西 青阳腔 汤显祖 乐平 明万历 戏曲研究 戏曲声腔 明代
-
描述:变为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由于文中没有明确地讲弋阳之调绝发生在什么地方,故而使后世研究者产
-
萧山朱氏藏砚 第十一 栎园著书砚
-
作者:朱传荣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山 隶书 明万历 周亮工 楷书 篆书 陆离 康熙 月生 字元
-
描述:砚宽一六、长一二点六、高十点四厘米。砚背镌铭十六字,隶书,款署“锄月生宝用”楷书。砚侧镌“栎园著书砚”隶书。“栎下老藏”篆书方印。
-
《全元文》虞集卷佚文篇目辑存
-
作者:罗鹭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渊阁 四库全书 虞集 佚文 县志 中国古代 库本 故宫博物院 十七年 明万历
-
描述:《全元文》虞集卷(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以《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道园类稿》及《四部丛刊》本《道园学古录》为底本,共收录集内文八百五十一篇,同时辑录佚文一百四十七篇。此一百四十七篇佚文,误收者三篇,误析者一篇,重收者五篇,故《全元文》共辑
-
张居正与海瑞:改革名臣为何互不相容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海瑞 改革派 明万历 改革创新 王安石 理性 都察院 互不相容 态度
-
描述:京的中央机构,自永乐北迁后多为闲秩,而海瑞复出不久,就向万历上疏,“举太祖法剥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要求在万历之世行洪武酷法治贪,罔顾情势变迁,引得朝议纷纭,万历不得不出来息事宁人。这事发生在海瑞身上,并不奇怪。这位以“尸谏”嘉靖闻名的直臣,在隆庆三年(1569年)巡抚应天时,就不识时务地力遏土地兼并,乃至不惜开罪前首辅徐阶,搞得官怨沸腾。官场的评价是海瑞“滞不达政体”,然而作为道德模范“镇雅俗,励颓风”,则“未为无补”。 万历首辅张居正对海瑞的看法亦大抵如此。然而张居正甚至对海瑞“镇雅俗,励颓风”的作用也视而不见,当国十数年,“惮瑞峭直,卒不召”。海瑞赋闲之时,张居正大刀阔斧改革,使得明代俨然有中兴之象。“宰相肚里能撑船”,张居正的识见与胸襟自然远非以指摘谋进身的言官可比,然则中兴名相为何也容不下道德模范? 分歧在于对待“祖宗之法”的态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