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韩柳的评价与韩柳的历史地位
-
作者:严寿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阶层 旧唐书 王应麟 儒家思想 唐宋之际 柳宗元 新旧 自成 欧阳修 历史地位
-
描述: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17说:“韩柳並称而道不同。”韩愈和柳宗元都不是仅以词章擅胜的普通文士,两人各能自成一家之言。正因为如此,所以历来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时因人而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时代思潮的变迁。新旧
-
曾布与北宋后期党争
-
作者:熊鸣琴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布 曾布 北宋后期党争 北宋后期党争 曾氏家族 曾氏家族 文人 文人
-
描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全面考察曾布:(一)、曾布与他的家族;(二)、文人曾布;(三)、曾布与北宋后期的党争。其中,曾布与党争的关系是考察主体,旨在将党争与人物相结合,达到从党争看个人,从个人看党争的双重效果
-
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
-
作者:沈松勤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台谏制度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文字狱 御史中丞 “乌台诗案” 苏轼 新旧党争 侍御史 谏官
-
描述: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沈松勤《宋史》卷三九○传论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作为一种监察制度,北宋台谏在巩固君主集权的过程中,确曾起过积极作用;台谏对北宋学术文化的繁荣所起的促进作用,近来
-
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作者:沈松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党争 创作主体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西昆体 公体 生命意识 参政主体 新旧党争
-
描述:北宋党争与“荆公体”
-
从三篇《朋党论》看北宋的党争
-
作者:成长健 师君侯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朋党 欧阳修 王禹 苏轼 范仲淹 北宋党争 吕夷简 司马光 王安石 旧党
-
描述:论文。如果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探讨这三篇文章,就不但有助于了解这三位历史人物在他们所处时代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地位,而且结合当时的斗争实际,还可以看到北宋一代党争的发展特征。
-
苏门词人与北宋党争
-
作者:曹丽芳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门词人 北宋党争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苏门词人的活动时期几与北宋新旧党争相始终,他们的命运沉浮可以说是与党争息息相关.隶属于旧党一派的苏门词人在新旧党争中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打击,考察他们与党争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
从新旧党争论苏东坡的从政生涯
-
作者:吴秀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宁变法 新旧党争 王安石 司马光 苏东坡
-
描述:人從政得失,乃至國家命運盛衰必有影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盼今之從政者引以為鑑。
本研究分為五章,以《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宋史》、《蘇軾文集》、《王臨川文集》、《司馬文正公傳家集》等為基本史料。研究範圍始於蘇東坡於熙寧二年(西元一0六九年)捲入黨爭,終於靖中建國元年(西元一一0一年)蘇東坡過世。研究架構以新舊黨爭為基礎,從而探索蘇東坡與兩黨及兩黨領袖人物之關係,由此闢架出東坡的學識、人格,政治理想、風格以及從政生涯。
因此,五章之中除了第一章〈緒論〉之外,其第二章為〈蘇東坡政治思想淵源與背景〉。第一節是蘇東坡家世背景,略述家族、家學淵源、求學經過,政治思想的孕育。第二節討論蘇東坡所處時代背景,從內政問題、外患迭起、財政問題、變法與黨爭四項,加以論述。第三節應考與仕途,則由嘉祐元年〈刑賞忠厚之至論〉,獲歐陽修之激賞始,以至歷任中外諸官的情況。第四節從政的態度,以論述東坡之政治思想與態度,以及隨之而至的遭遇為主。
第三章為〈新黨改革與蘇東坡的從政生涯〉。第一節蘇東坡與新黨之淵源,由蘇東坡與新黨領袖王安石政治思想之異同,彼此之交往及與新黨大將章惇之交情及政見之齟齬加以探討。第二節蘇東坡對新黨改革之反對,探討王安石變法之時代背景、變法內容、項目中,蘇東坡反對的才加以探究。以蘇東坡之〈上神宗皇帝書〉、〈再論時政書〉、〈議學校貢舉狀〉為大綱,進而論述其對各項新法的批判。第三節蘇東坡反對新黨改革之結果,從改革之始,王安石惡其議論異己起,論述東坡一再遭貶逐,甚至因而有烏臺詩案下文字獄等情事際遇。元祐八年(西元一0九三年),哲宗親政,新黨復得勢,蘇東坡出知定州,復遭貶謫。
第四章為〈舊黨主要人物政策與蘇東坡的從政生涯〉。第一節蘇東坡與舊黨之淵源。上溯蘇洵與張方平、歐陽修的關係,進而探討蘇東坡與歐陽修、張方平、司馬光、范鎮之淵源。第二節蘇東坡與舊黨政治思考之異同,本節就與司馬光之政見之異同加以論述。雙方相異者有五:對新法完全否定與否、對遼與西夏的外患主戰與議和、對取士考詩賦與否、對免役法之存廢、對舉官者是否負連坐之責。政見相同者有二:反對變法、反對新法用人政策。第三節蘇東坡反對舊黨政策之理由。第四節蘇東坡反對舊黨施政之結果。論述由因反對司馬光罷免役法改差役法,而得罪司馬光之門生故人,以致司馬光卒後,舊黨分裂為朔、蜀、洛三黨,身為蜀黨代表的蘇東坡,飽受朔、洛黨夾擊,不安於朝,奔波於朝廷與地方之間。
第五章〈結論〉,縱觀蘇東坡一生,才華洋溢,忠肝義膽,奮勵有當世之志,卻於熙寧、元豐而不容於熙寧、元豐,於元祐則不容於元祐,其何以至此,以及其遭遇與自處,前三章已論述之矣。本章將先前所論述作總結,益以突顯東坡的從政理想與人格特質罷了。
-
史书的繁简问题探析:以新旧《唐书》为例
-
作者:马立群 来源: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书繁简论 《新唐书》 《旧唐书》
-
描述:可以发现新旧《唐书》都有繁简得当之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有繁简失当之处,而由于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所以不能此视角全面地把握新旧《唐书》的价值及其地位。所以我们应注意对史书的综合评价,新旧《唐书》都是
-
论熙丰、元祐党争的文化背景
-
作者:萧庆伟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经世致用 庆历之际 《续资治通鉴》 北宋儒学 新旧党争 北方士人 南方文化 熙丰新法
-
描述:为政治纷争和政治倾轧所掩盖。
-
北宋“党争”与儒学复兴运动的演化
-
作者:刘复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学复兴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范仲淹 欧阳修 北宋中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庆历新政 程颐 新旧之争
-
描述: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思潮掀起高潮, 政治革新运动也一浪高似一浪。新儒们在实践“王道”政治理想的同时, 对于如何改造现实社会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以致政治上的“党争”不断, 儒学复兴运动也随之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