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灵谷峰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小桔灯作文学校李嘉铭
“五·一”劳动节那天,妈妈带着我去游灵谷峰。
大约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我们终于来到了灵谷峰山脚下。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雄伟的高山,好像与天空相连。
大约走了20分钟
-
汤显祖泛海游琼州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海南日报记者高虹实习生肖艳艳 岭南之行了却夙愿 历史的细节再一次被重新提起。 汤显祖是个才华横溢且有风骨的文人。1550年,汤显祖诞生在江西临川城东的文昌里,父祖辈都是善诗词歌赋、喜弹琴拍曲之人。汤显祖自幼聪明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十四岁便补了县诸生,二十一岁中了举人。 28岁时,汤
-
送人游吴
-
作者:杜荀鹤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姑苏台 苏州 渔歌 丝织品 大禹治水 王安石 秦淮 夜市 串香 生词
-
描述:送人游吴
-
王安石游庙题诗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同伴 谜语 管仲 游览 作诗 筷子
-
描述:一天,王安石与友人游览汴京,当他行至管仲与鲍叔牙庙时,挥笔题了一诗,诗曰: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有人问王安石的同伴:他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牡丹亭》压轴北昆春季演出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4月2日至5日,北方昆曲剧院在长安大戏院推出《关汉卿》《奇双会》《玉簪记》《牡丹亭》四场春季大戏。其中最后一天上演的压轴大戏《牡丹亭》是彰显昆剧特色的代表作,也是北方昆曲剧院的保留剧目。
在第一天的开场大戏《关汉卿》中,关汉卿不再被神化为铁骨铮铮、充满斗志的硬汉形象,而是被还原为有血有肉、有情有
-
九畹灵根“北西厢”
-
作者:胡明明 张蕾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长生殿》 桃花扇 代表作 剧院 江苏省 昆曲
-
描述: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个日子,如吹皱一池春水,先是苏州昆剧院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是江苏省昆剧院白骨青灰长艾
-
王谦君:党员就应乐于奉献
-
作者:暂无 来源: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记者 林清平
“我是一名党员,不能将自己仅仅视为普通工人。在任何地方,任何岗位上,党员都应该乐于奉献。”王谦君并非只是这样口头说说而已,他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言行一致。
2006年,毕业
-
刘绍勇复制旧招助东航扭亏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增900条联程航线拼抢客源
刘绍勇复制旧招助东航扭亏
正尽全力摆脱生存危机的东航再次出招。昨日,东航宣布,在不增加飞机航班运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枢纽的中转优势,在短时间内
-
读经典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读经 宋神宗时期 自我激励 改革者 宋史
-
描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感悟: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这著名的“三不足”论断。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
赏读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除夕 范成大 孟浩然 散文 王安石 短篇小说 袁宏道 报告文学 文天祥 黄景仁
-
描述: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