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我在1979
作者:从维熙  来源:散文(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  小说  山西  阿拉伯数字  刘绍棠  劳改  北京  改革开放  王蒙  记忆 
描述:阿拉伯数字中的9字,挺像是一把历史拐杖。所以有如是感悟,实因这个9字与我生命的悲与欢,有着难解的缘分:1979年的1月6日,是我告别劳改生涯,搭乘从山西回北京夜车的
跟林老学艺:怀念师长林斤澜
作者:刘孝存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结构  刘绍棠  门头沟区  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  副刊  艺术效果  文学  鲁迅  青年 
描述:第一次听林老讲小说,是28年前的1981年。那是6月的一天,在门头沟区,时任区委宣传部长的刘颖南把林斤澜和刘绍棠请了去。我当时正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当"一分钟小说"和"千字散文"编辑,同时也是热衷于小说的"文学青年",有幸聆听了讲座和两位早已成名作家的夜谈。刘绍棠那时45岁,已过不惑之年。他讲
“张艾之争”与明末文学演变
作者:钟西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艾之争”  张采  艾南英  复社  豫章社  文学演变 
描述: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翔实的梳理和考辨。在详细考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张艾之争”:论争在复社一方的主角不是陈子龙而是“二张”,尤其是张采,宗秦汉还是宗唐宋的定位是对论争性质的曲解。“张艾之争”与复社的酝酿、诞生、崛起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张、艾论争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微澜初起:应社催生论争局面;其二,并驾齐驱:广应社冲击豫章势力;其三,尘埃落定:复社终结“张艾之争”。张、艾在思想理路上存在着巨大分歧:为学之旨上,张采朱王并尊,艾氏独尊程朱;治经之路上,张采融会汉宋,艾氏墨守宋儒。这是论争根源所在,体现了明清易代之际文社领袖在求解与探索为学和治经思路上的混乱与不统一。张、艾在尊经复古理念、崇尚古文经典等方面存在共识,然...
析刘绍棠“运河文学”之特色
作者:张丽晶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河文学  选材特色  语言艺术 
描述:在众多的作家中,刘绍棠同志是用心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的一员,并取得富有特色的成果。自从三中全会解除他身上的精神枷锁以来,这位当年的神童作家用大运河赋予的魔笛,吹奏出一曲曲田园牧歌,准确地说,应该是运河牧歌。格调清新自然,洗练流畅,而又略带几分古朴。
名人品题:宋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之一
作者:譚新紅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  宋代文学  士大夫  文章  名人  北宋  自信心  传播方式  名流 
描述:品题,一些文献也称之为题品,其原始涵义乃品评人物以定其高下,如《后汉书·许劭传》即云:"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为。"汉代以察举和征辟取士,对人物的品题标准重在礼义道德。到了魏晋,由于朝政黑暗,人
川电公司学习实践活动转入第三阶段
作者:卢静思   来源:西南电力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川电公司学习实践活动转入第三阶段
我县开展社会信任度测评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去年11月,我县正式启动县级机关单位社会信任度测评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此项工作取得满意效果,可谓“测”出了作风,“测”出了效率,“测”出了动力,“测”出了民心。当然,这只是一个良好开端
突出实践特色 解决突出问题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李纪恒
作者:杨猛 雍明虹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突出实践特色 解决突出问题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李纪恒
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总结暨第三阶段工作会
作者:张启民 达古拉 林楠  来源:赤峰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总结暨第三阶段工作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交通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廊坊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市交通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一是成品油价格和费税改革带来的极大影响;二是交通体制改革带来的不适应;三是交通建设筹资压力大;四是通行费收入受到冲击;五是维护稳定的任务繁重;六是在一些部门或领域,我们的服务工作还不到位、执法还不规范,群众还有意见;七是一些党员干部,对于